近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教育部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座談會上強調,高校教師必須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這則消息發布后,不少人就此表達看法,贊許支持的有之,批評指責的亦不少,特別是針對袁貴仁同志提出的“三個決不允許”,更是引來包括部分高校教師在內的一些人的質疑。
在筆者看來,作為教育部的主要負責人,袁貴仁同志對《意見》的解讀并非僅代表其個人,更多的是代表教育部表達對黨中央、國務院兩辦《意見》的闡釋與表態,可以說這是十分正常的職務行為表達。而網上一些人表面上看是攻擊袁部長本人,其實質是借機表達對中央出臺《意見》的不滿。對此,我們應高度警覺,在大是大非上站穩立場,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認識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認識,切實增強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更進一步規定:“高等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成為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從這兩部法律條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袁部長所言的守好“三個底線”、做到“三個決不允許”不是無的放矢,而是于法有據。高等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高校教師應當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這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的大學是在黨的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如果高校里總是蔓延著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錯誤思潮,尤其是西方國家宣揚的“普世價值”、憲政民主、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等錯誤政治思潮,我們培養的人才又如何能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擔當起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
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的管理,是一項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它不僅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更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能否后繼有人。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高校教師是極為關鍵的一環。在高校的課堂上,如果教師總是你說一句黨的不好,他講一句社會主義的差,讓那些攻擊誹謗黨的領導、抹黑社會主義、各種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言論在大學課堂蔓延,長此以往,生活在思想陰霾中的青年學生,他們的理想信念如何才能正確引導與樹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豈不是后繼無人,我們的民族復興大業也將隨之成為“海市蜃樓”。這是我們每個有責任有道義的中國人都不愿見到的。
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在與高校教師、青年學生座談時,圍繞尊師重教、立德樹人發表過多次重要講話。關于教師工作,習總書記強調指出,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這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優秀的高校老師,無疑是幫助青年學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保姆”,是修剪他們思想蔓枝的“園丁”。從這一點上講,能否守好自己的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應該成為高校教師是否稱職合格的最基本的檢驗標準。
“玉壺存冰心,朱筆寫師魂。”如果說高校學生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那么高校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明確意識到自己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要把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愿景服務,作為自己崇高的職業追求,努力做一名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合格教師。
教育部日前印發了《關于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將師德考核擺在教師考核的首位。
聘請擁有高校學術背景的獨立董事,這是幾年前上市公司董事會的時髦做法。
老師集體辭職,1800多名學生無課上。近日,有關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的這則消息引發關注。該校學生稱,10月26日起,他們的老師沒再來過課堂上課。
要真正抓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一定要敢于拔釘子,對那些經常發表攻擊黨和社會主義的言論的教師要堅決清除,才能真正懲惡揚善,迎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嶄新春天。我們要站在堅決抵制西方的意識形態滲透、和平演變的高度,嚴厲打擊其代理人、代言人。
近日,中央下發文件,要求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進一步明確了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前沿陣地的基本定位。四位學者指出,當前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必須筑牢,高校教師要懂得“打鐵還需自身硬”,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獎懲的首要依據。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昨天在教育部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精神座談會上表示,高校教師必須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隨著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文化領域交融融合也在不斷加強,高校教材選用引進西方原版教材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昨天在教育部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精神座談會上表示,高校教師必須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他強調,要強化理論武裝和正面引導,要扎實推進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昨天在教育部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精神座談會上表示,高校教師必須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袁貴仁強調,要強化理論武裝和正面引導,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扎實推進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昨天在教育部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精神座談會上表示,高校教師必須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袁貴仁強調,要強化理論武裝和正面引導,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扎實推進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高校教師必須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昨天在教育部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精神座談會上表示,高校教師必須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袁貴仁強調,要強化理論武裝和正面引導,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扎實推進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遼寧日報的記者深入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沈陽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聽了近百堂專業課。但從一些高校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說來看,他們顯然把具有崇高使命的公職行為當成了私人行為,喪失了起碼的底線。
11月14日上午,《遼寧日報》頭版公告并在4版整版刊發公開信《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公開信中指出,“呲必中國”的現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還很過分,必須引起教育界的警覺和重視。
上課時,教室前幾排座位總是“無人問津”。如何讓學生回歸課堂,成為老師們倍感頭疼的問題。昨日,在福建農林大學,一位負責政治學原理課程的王老師就使出了一招“殺手锏”。據微博網友@今日農大報料稱,在課堂座位設置VIP制度,其中“累計八次坐前兩排為vip,坐十二次以上者為超級vip”。學生獲得的福利將是“期末考成績50分以下(含五十分)者直接不及格,vip除外”。
鳳凰網娛樂訊5月11日晚,3D音樂電影《超越那一天》在京舉辦某高校教師觀影專場,該片出品人白強率領高校老師和專程從青島趕來的影迷集體亮相影院。對于這種現象,早年參與了不少社會活動的白強認為,崔健對于當代年輕人來說只是一個好奇的存在,與他們的青春并沒有太多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