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形式確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后的第一個紀念日。今天上午,首都各界將舉行隆重紀念活動,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也將進行現場直播。
除了北京地區以外,湖南、遼寧、上海等多地也將舉行各類紀念活動。
湖南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是通往中國西南的“黔楚咽喉”,抗戰時期為中國陸軍、空軍得基地,是遠東盟軍的第二大機場。69年前,1945年8月21日,代表百萬侵華日軍的今井武夫副總參謀長一行,奉侵華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的命令,由南京飛抵芷江進行乞降會談,交出了在華兵力部署圖,接受了命令日軍的陸、海、空三軍繳械投降命令備忘錄。“芷江受降”宣告了侵華日軍的徹底失敗,標志日本侵華戰爭結束。而在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公布了當年“芷江受降”的完整視頻。今天上午,將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將在“芷江受降”的舊址舉行紀念活動。
記者:“八年烽火起盧溝,一紙降書落芷江”說的就是湖南芷江。今天紀念活動將于上午十點在芷江侗族自治縣的和平文化廣場舉行,紀念儀式的流程向抗戰烈士默哀、向抗戰老兵獻花,還有放飛和平鴿以及參觀抗戰紀念設施等等。
芷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公布了當年芷江受降的視頻,視頻是詳實的記錄了今井武夫等人向中美代表投降簽字的過程,這段10多分鐘的視頻資料是該館工作人員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尋找得到的,由美方人員當時作為盟國代表,用8毫米攝像機拍攝下來,整段視頻時長20多分鐘,分五個章節,在現場首次公開約10分鐘的核心內容,視頻是黑白畫面,沒有字幕,但是比較清晰。
除了湖南,遼寧沈陽在今天也舉行了紀念活動,《日軍侵華罪證實物展》將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1931年9月18日夜,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炮轟沈陽北大營,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這一事變被認為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記者: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上一條紅筆白字的橫幅非常醒目,上面寫著紀念抗日勝利69周年,國防教育基地授匾暨侵華日軍罪行實物展的開幕式。展覽是由“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遼寧省歷史學會,還有來自全國的17位收藏家共同舉辦的。這次展覽有200多件文物都是17個收藏家自己拿出來,第一次面向公眾開放,其中有一把鑄造于1600年的日本海軍軍刀,它的擁有者當時是一個海軍的少將,后來抗戰期間被我軍韓姓的政治委員擊斃,這把軍刀作為戰利品保存在現在。此外,還有高倍望遠鏡、大衣等等,都是日軍侵略我們國家的罪證。
最后,關注上海的紀念活動。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納粹分子歐洲瘋狂迫害殺戮猶太人,中國上海向這些猶太難民敞開懷抱。1933年至1941年,先后有數萬名猶太人逃亡上海避難或尋求中轉,猶太難民與中國人一起目擊了日本侵略者的燒殺搶掠。
猶太難民避難上海、最終重獲自由的歷史,是二戰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成果之一。為了紀念這段珍貴的歷史,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與《流亡上海:1938-1947》作者之一索妮婭女士等原上海猶太難民攜手合作,搜集整理了上萬名原上海猶太難民的姓名,鐫刻在紀念館的墻上。今天,這座鐫刻13000多猶太難民的名單墻揭幕。
記者:在上海猶太人紀念館,鐫刻著13732位上海猶太難民名單的紀念墻就坐落在這里,一夜風雨過后,名單墻顯的非常的凝重,在紀念墻的起始處,刻劃了6個猶太人的形象,分別代表的信仰、苦難和愛,堅定未來,光明和希望。這個當中還鑲嵌了10段文字來對猶太難民的回憶,整個紀念碑是厚重之處透著沉甸甸的歷史感,再過一個多鐘頭,這座紀念墻上將正式揭幕,向世人述說他們在上海避難期間的難忘經歷以及與上海人民患難與共、和睦相處的溫馨故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