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軍事新聞 > 正文

                美想竊取中國這兩項先進技術 比中國提前研發卻失敗

                2017年09月13日19:06  來源:新浪軍事

                5034

                  新浪軍事編者:為了更好的為讀者呈現多樣軍事內容,滿足讀者不同閱讀需求,共同探討國內國際戰略動態,新浪軍事獨家推出《深度軍情》版塊,深度解讀軍事新聞背后的隱藏態勢,立體呈現中國面臨的復雜軍事戰略環境,歡迎關注。

                  鈦合金關鍵構件激光增材制造技術

                  這是一個被傳為美國最想竊取的中國新技術,大型整體鈦合金關鍵構件激光增材制造技術,簡單的說就是3D打印的高端應用,中國目前主要用該技術制造殲-20、殲-15、殲-31、運-20等新飛機的大型零配件。

                  美國在2005年就開始了這項技術的研發,可惜的是,失敗了。美國人沒有想到,10年之后,中國人研發成功了,而美國研發該技術的公司因為失敗最終破產。而美國一些先進的國家級實驗室也在研發這項技術上碰壁,最終沒有成功。

                  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現實故事,中國人的智慧在新型技術上的研發發揮的淋漓盡致。在傳統的科學上,比如說航空發動機,中國的確比美國要落后不少,但是在差不多時間起步的科技研發上,中國人表現非常出色。

                  8名哈佛博士回國

                  美國人認為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美國幫中國培養了大量的科學家,因此美國國防部準備實施一項政策來阻止中國留學生回國,但是他們依舊遭遇失敗,8名哈佛博士回國進行科學研發的事跡一度對美國人打擊很大。

                  大型整體鈦合金關鍵構件激光增材制造技術只是中國實現彎道超車其中的一種,但是這項技術非常實用,解決了中國之前制造大型鈦合金關鍵構件的重要問題,這也是殲-20、運-20中國這些新型飛機能夠順利交付空軍的功臣之一。

                  除此之外,中國在量子科技領域的研發也讓美國人感到無助,中國已經是該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全世界都在仰望中國在該領域發布的成果。作為獨一無二的墨子號量子衛星,美國人曾想擁有,但是他們卻沒有做到。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

                  中國就在西方國家數十年的封鎖中成長起來,科技突飛猛進,已經在各個領域向美國發起沖擊,或許要整體達到美國的科研水平我們還需要時日,但是目前可見的是,中國的科研投入已經差不多同美國平起平坐,鑒于實際購買力,投入資金產生的效能或會超過美國。

                  但是這并不是說,中國在同樣的投入下會產出通過相當的成果,畢竟在很多的領域,中國起步低,還是屬于追趕的狀態。但是,在個別項目上超越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個單個項目集中起來,最終可能會形成全面的分庭抗禮。(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文章關鍵詞:研發;墨子號;量子;深度軍情;鈦合金 責編:邵恰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創新研發

                  12月14日,位于洛陽市的河南柴油機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工人正在裝配即將出口俄羅斯的船用柴油機。

                • 德媒:中國研發投入超歐趕美 復制技術時代已結束

                  德國《經濟新聞報》11月16日文章,原題:中國研發超越歐洲 中國今年研究和開發的投入將首次超越歐盟28個成員國。經合組織的經濟學家多米尼克·蓋雷德(音)認為:“按照曲線趨勢分析,中國的研發經費2019年有望超過美國。

                • 美國或參與日澳新型潛艇研發 三國升級軍事合作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讀賣新聞》10月28日報道,日本和澳大利亞此前就聯合研發新型潛艇達成協議,27日相關人士稱,美國正在就參與該計劃進行討論。據悉,澳大利亞政府希望潛艇的船體由日本制造,潛艇的系統和武器則希望從美國引進。

                • 研發無人駕駛與樂趣無關 只為安全、節能

                  如果說,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只是為了樂趣,那可能就背離了汽車作為交通工具的本質。

                • 日本擬研發下一代殲擊機替換三菱F-2戰斗機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14年8月6日報道,日本欲改革國防工業,旨在強化防衛工業以及采購制度的自主能力。日本四個月前提出放寬長期國防出口管制,旨在有效允許國防公司在研發生產環節與澳、法、英美等盟國協同一致。

                • 中國研發激光陀螺歷程

                  整整43年,他們不懈地創新攻關,創造了世界激光陀螺領域里的“中國精度”。回憶1984年與高伯龍院士一起成功研制激光陀螺實驗室樣機的情景,丁金星高工至今激動不已:“那是我人生中看到的最美麗的風景。

                • 日本將與澳大利亞共同研發“防衛裝備”

                  日本與澳大利亞外長和防長參加的第五次“2+2”會談11日晚在東京舉行。當地媒體稱,如果日澳就“防衛裝備”共同研發達成正式協議,澳大利亞將成為繼美英之后第三個與日本簽訂“防衛裝備”合作協議的國家。

                • 日澳就締結共同研發“防衛裝備”協議問題達成一致

                  日本與澳大利亞外長和防長參加的第五次“2+2”會談11日晚在東京舉行。當地媒體稱,如果日澳就“防衛裝備”共同研發達成正式協議,澳大利亞將成為繼美英之后第三個與日本簽訂“防衛裝備”合作協議的國家。

                • 俄羅斯為軍用光學設備研發“激光盾牌”

                  俄羅斯科學家已經研發了一種特殊的過濾器,可以使俄軍光學設備的敏感元件免遭激光束的摧毀。據西伯利亞國家大地測量學院納米技術實驗室主任德梅 切斯諾科夫介2月24日紹,已經有許多國家研發了多種高能激光武器,可摧毀夜視設備和光學導航系統等儀器的光學傳感器。

                • 美研發“口袋無人機”:可折疊后隨身攜帶

                  【環球網綜合報道】無人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它給人的印象向來不太輕巧,美國團隊研發出“口袋無人機”,為無人機的開發應用提出了新方向。(原標題:美研發“口袋無人機”可折疊后隨身攜帶)

                • 蘭德稱中國投數十億美元研發國產運20用發動機

                  據美國《連線》雜志2012年12月27日報道稱,每到圣誕節前后中國都會公布新型飛機,幾乎成為傳統。雖然很多運輸機在外型上都比較相似,但中國的Y-20確實與美國的C-17運輸機相似度很高。

                • 日本英國首相舉行會談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彥10日傍晚在官邸與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會談,雙方就共同研發武器裝備達成協議。這是日本自去年12月大幅放寬基于“武器出口三原則”的禁運措施以來首次與他國就共同研發武器達成協議。

                • 新一代翼神將2017年國產上市 東南主導研發

                  海外媒體曾報道稱,三菱未來將會把重心轉移至皮卡和SUV方面,從而會停止轎車領域的研發。然而,目前我們從相關渠道則獲得消息稱,未來三菱還將會推出轎車產品,東南汽車將主導三菱轎車的研發,且新一代翼神將2017年于國內上市。

                • 大學研發新廁所 可利用尿液發電

                  大學研發新廁所 可利用尿液發電

                • 美F35系統研發遇技術難題 整體計劃或再延遲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4月15日報道,美軍F-35戰機維護系統研發再遇技術難題,短期之內或難以攻克,這使得F-35整體計劃大大延遲。報道稱,這套機載自主后勤信息系統(Autonomic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ALIS)用于當戰機出現故障時準確查出故障部位,提高戰機的維修保養效率。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