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焦點圖 > 正文

                35名豫籍在京務工人員子女登天安門

                2012年05月28日07:04  來源:大河報

                5034

                35名豫籍在京務工人員子女登天安門

                 “我來北京3年了,第一次來到天安門廣場,還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太開心啦!”站在天安門城樓,10歲的安利清和小伙伴們興奮得直蹦。

                  5月26日上午,河南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組織“六一·關愛在京務工人員子女”主題活動,來自北京市朝陽區紅旗小學的35名豫籍在京務工人員子女代表第一次登上天安門城樓,第一次參觀河南大廈,第一次享用自助大餐,在異鄉感受故鄉和親人的溫暖。

                  A

                  專車接送,河南大廈迎來35名小VIP

                  當日早上7點,大巴車已停在了北京市朝陽區紅旗小學的門前。這是省政府駐京辦專門來接孩子們的專車。

                  紅旗小學是一所農民工子弟小學,坐落在朝陽區都市村莊黑橋村內。簡陋的學校大門,寫著校名的木牌子經風吹雨淋,幾乎已經看不出上面的字。簡陋的校園,處處顯出窘迫與拮據,只有孩子們的笑臉是那樣燦爛。

                  35名學生代表早已整整齊齊坐在教室里。細心的工作人員為孩子們準備了小紅帽,還帶來了早餐。雖說只有一個肯德基的漢堡、一瓶礦泉水,但孩子們卻吃得津津有味。

                  到天安門啦!半個小時的車程眨眼就到。“我來過天安門。”不少孩子說。這些孩子,雖說都是河南娃,但有不少人出生在北京;父母帶他們來過天安門,但坐專車“這是頭一回”。但安利清、王小雨、李欣雨等五六個孩子,老老實實說“我沒有來過天安門”。

                  “老師,真的可以上天安門城樓?”孩子們都有些迫不及待。因為35個孩子,沒有一個登上過天安門城樓。“上城樓還得要門票,爸爸媽媽不舍得”。

                  爸爸媽媽干什么工作?他們說,爸爸媽媽在北京打零工、賣菜、賣小吃、干建筑等。

                  排著隊,手拉手,孩子們走進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英雄紀念碑、天安門……背景在變化,在一張張合影照上,孩子們的笑容都一樣燦爛。

                  終于登上了天安門城樓,第一次站在這么高的地方看天安門廣場,看北京城,孩子們激動地拉著攝影記者:“叔叔,快給我們照相!”

                  B

                  走進河南大廈,孩子們收到節日禮物

                  上午11點,孩子們走進了河南大廈。酒店大堂,大紅條幅高掛,“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歡迎小朋友來廈做客”。

                  省政府副秘書長、駐京辦主任高保群,副主任劉金山及駐京辦工作人員等早已等候在這里,小朋友們受到了最熱烈的歡迎,一個個激動得小臉紅撲撲的。歡迎儀式就在酒店大堂舉行。高保群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孩子們送上節日祝福。

                  書包、文具、作業本……省駐京辦為孩子們送上了節日禮物。孩子們有些不敢相信:這書包真的是給我的?

                  《感恩的心》、《幸福拍手歌》,孩子們用精心準備的節目來表達心情。酒店大堂里,許多客人駐足,隨著孩子們的節拍,快樂拍手。

                  C

                    第一次吃自助大餐,孩子不知去哪兒取盤子

                  參觀河南大廈,第一次了解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駐地中,兩會代表如何開會、參政議政;第一次吃自助大餐,不知去哪里取盤子,不知用什么夾菜,不知該取多少……孩子們鬧了不少笑話,也在美味中長了見識、見了世面。(首席記者 路紅 文 記者 許俊文 圖)

                文章關鍵詞:豫籍在京務工人員;天安門 責編:李婷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河南省農科院研發出防治小麥全蝕病制劑

                  麥收在即,我省小麥病害防治研究工作傳出喜訊。記者5月27日從省農科院獲悉,該院研發的小麥全蝕病微生物制劑YB-01已試制成功,我省有了防治小麥“癌癥”的“靈丹妙藥”。

                • 鄭州勞動者有望領175元高溫津貼

                  雖然,今年鄭州還沒有出現35℃的高溫,但去年夏天,鄭州多次都是全國高溫前十名。根據去年8月16日公布的全國省會城市高溫統計,1951年至2009年,“火爐”城市第一名為重慶,高溫1602天,鄭州高溫1015天。

                • 今報"愛心順風車"新車標出爐

                  昨日,根據東方今報“愛心順風車”車主意見、在第一代車標基礎上制作而成的東方今報“愛心順風車”新車標,已印制完成。ACDF  由東方今報發起的“愛心順風車”活動更換了新的標志,新標志印上了編號

                • 禁摩4年半 貌似助力車的摩托車仍在行駛

                  摩托車,這個在鄭州被禁用4年半的交通工具,今年入夏以來頻現大街小巷。交巡警表示,根據刑法修正案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 車輛隨意越過雙黃線超車和調頭

                  調查時,記者發現鄭開大道路中間雙黃線成“擺設”,不少車輛隨意調頭,是釀成車禍頻發的重要原因。記者在采訪中還得知,5月15日、5月19日,在鄭開大道京港澳高速段和金明廣場西2公里處,還分別發生過一起車禍,共造成4人死亡、3人受傷。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