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農村蓋個房,竟要17個部門審批!鄉村振興亟盼“放管服”改革紅利

                2018年07月12日10:03  來源:半月談

                5034

                  想給貧困戶蓋些房子,得先走10多道審批手續;想好好修繕一下祖宅,得先交危房鑒定費和設計費;想在村里辦個桃花節,得先看鎮里允許不允許……

                  當前許多農村地區發展意愿強烈,但普遍面臨審批限制過多、機制不暢、收費不盡合理、政府服務不足等困難。在力倡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讓“放管服”改革紅利惠及基層末梢,時不我待。

                  一個部門的項目,被另一個部門處罰

                  福建中部一山村有片民房長期受山體滑坡威脅。2016年,村里申請國土部門的滑坡應急處理項目進行山體清理整治,結果林業部門認為該項目破壞山體上的林地,要處罰村“兩委”。村支書說:“每次下雨,政府就打電話告訴村民要小心,但雨季過后,就沒了動靜。現在我們要自救,怎么還被處罰?”

                  不少鄉村干部告訴半月談記者,近年來中央惠農支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農村迎來大發展時期。但由于職能部門之間,以及部門與農村之間溝通不暢等原因,一些村子在加快建設步伐的同時,也遇到不少阻礙。

                  “一些村干部認為用集體的地做一些建設沒關系,但如果沒有審批手續,農村幾乎挖一鋤頭就違法?!蹦晨h國土局局長告訴半月談記者,現在國家嚴管農村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的現象,但基層對農村建設缺少新的統一指導和規劃,導致不少村要么停止建設,要么違規建設。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東部某貧困村2015年起開始鉚足勁兒發展,卻因為修建各種基礎設施被罰了9次,其中有些是一個部門的項目被另一個部門處罰,如交通部門批準的大橋,被水利部門要求停建;省體育局修建的籃球場,被國土部門沒收……

                  基層干部認為,鄉村發展涉及多個職能部門,部門之間理應加強協調溝通,共同為鄉村振興服務,但現在實際情況是,許多部門“各掃門前雪”,一旦出事就讓基層擔責。南方某省的一名基層干部感慨:“靠基層去協調部門很困難。目前我們也就和林業部門配合還不錯,和土地、建筑、物價部門協調都不行。”

                  一些涉農政策缺少實施細則,也導致基層“積極作為,反受處罰”。湖北省一名農村干部說:“有的政策出臺幾年了也沒有更多細則,在基層無法操作。如果想要做事,同時兼顧農村實際,就只能自己做一點延伸和突破,但上級認為我們不夠規范,多次找我約談。我都打算辭職不干了。”

                  蓋個房子,要17個部門的審批手續

                  近年來,農村建設程序更加規范和嚴格,有利于減少基層貪腐案件發生。但隨之產生的審批環節多、部門多、費用高等問題,也成了當前農村建設主要阻礙之一。

                  一個中部農業大縣的農村經營管理局負責人說,項目審批周期拉得長,搞得工作很被動,“在農村明顯不合適,有的村就不建了”。

                  福建一名村支書說,過去農村建設主要靠農民自己投工投勞完成,但如今想給一些貧困戶蓋房子,要17個部門的審批手續,蓋個廁所也要招投標,導致農民自家門口的活自己卻干不了。“去年隔壁村的村民跑我們這兒干,我們再跑隔壁村干,5萬元的工程還要被包工頭賺走1萬元?!?/p>

                  一名基層住建局局長給半月談記者算了一筆賬,有一個傳統古村要修繕3000平方米古宅,先是危房鑒定1平方米收費10元,設計圖1平方米50元起,加上預算和招投標程序各項費用,還沒開工就要花二三十萬元。開始施工后,施工單位還要收管理費4到6個百分點,安全措施費2.2個百分點,建筑安裝稅11個百分點,再加上安全文明費、環境保護費等,一共要20個百分點左右。

                  “古村修復總共撥款300萬元,走流程就花掉五六十萬元。實際上,有些老房子最早就是村里的工匠建起來的,一些簡單修繕之類的活兒,他們能夠勝任,不一定非要找外面的專家來設計。村里工匠們的設計圖也許不夠精美,但很實用?!彼f。

                  受訪村干部普遍反映,如今許多鄉村建設用的是城市建設思維,并不完全符合中國農村發展規律。一位村干部說:“現在農村建個廁所還要設計圖。但一個廁所總造價就5萬元,哪個公司會來給設計?為了完成流程應對檢查,最后只能是假設計圖,假招投標,真是有苦難言。”

                  “鞋子合不合腳,誰穿誰知道。農村怎么建,農民最清楚。”受訪基層干部群眾建議,鄉村建設應適當放權、簡化手續、降低收費。同時應更加重視村民的主體作用,創造條件讓村民參與“家門口的建設”,也有利于增強他們的自豪感與凝聚力。

                  村民想發展,部分干部看重“不犯錯”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基層干部缺乏主動服務意識,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安穩穩就好”,部分農村發展呈現“村民熱、干部冷”的現象。

                  2016年,一位退伍返鄉青年希望利用村里豐富的桃樹資源舉辦桃花節,發展休閑農業,促進農民增收。但鎮領導多次找他談話,認為桃花節可能會吸引大量游客,造成交通和安全壓力,連續兩年阻止他舉辦桃花節。這給他潑了一瓢冷水。

                  部分受訪群眾反映,有些基層干部只求按照條條框框辦事“不犯錯”,考慮老百姓意愿不夠。“稍微有一些超越職責規劃,或者涉及多個部門的,相關人員能推就推。希望干部能主動到村里看看,主動幫忙解決困難。”

                  一些農企也認為部分基層政府部門主動服務少、效率低,導致農村發展環境較差。河南省一家農業企業總經理說:“有的地區,上面領導不發話,基層部門就不辦事。比如前兩年,有個審批手續卡在基層部門快兩年都沒辦完,最后找縣領導一說,沒兩天就辦完了。這讓我們很頭疼。”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基層干部擔心項目失敗會被問責,所以選擇扶持對象的標準也并非“有利于農村農業發展”,而是“確保項目不失敗”,造成涉農資金“多是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如某村最初需要資金扶持的時候沒拿到一個項目,只能依靠返鄉村民自己籌資建大棚、修路、建沼氣池等,等到產業發展起來了,農業、畜牧等多個部門的項目都主動找上門來。

                  受訪村干部認為,基層政府是否真正重視鄉村振興,不能只看項目建了多少,還得看老百姓的反饋?!艾F在考核干部都是自上而下的,以后能不能也讓老百姓來打打分?基層干部服務好不好,到村里辦了什么事,讓老百姓也有機會說一說?!币晃淮甯刹拷ㄗh。(林超 侯文坤)

                文章關鍵詞:放管服;農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干部;農村經營 責編:李宜馨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哪些改革指向?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說,政府工作報告表達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勇氣和決心,令人振奮。一些代表委員認為,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以問題導向推出的一系列民生改革舉措,將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迎接兩會]經濟體制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

                  用改革的辦法和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初顯。既著眼于當前問題的解決,又為長遠發展打下扎實基礎,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經濟體制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將對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形成有力支撐。

                • 推動“放管服”改革走向縱深

                  創新永無止境,改革未有窮期。激蕩的改革大潮,呼喚不斷邁向縱深的“放管服”改革,更加美好的現代中國,也需要不斷深化的行政體制改革的托舉。

                • 陳潤兒主持召開河南省政府常務會議 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討論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審計問題整改

                  7月9日,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關于深化“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實施方案(討論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強,副省長舒慶、戴柏華、武國定、劉偉、霍金花,秘書長朱煥然出席會議。

                • 全省各地干部群眾認真學習領會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

                  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的召開在全省各地持續引發熱烈反響。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強調,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環境、降成本、破難題。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