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3日電 2014年,反腐無疑成為中國政治舞臺上最亮眼的“主角”。這一年,中共反腐行動無論是在規模、深入性、密集程度,以及在制度探索方面,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高強態勢。如果說2013年是中國強力反腐的開局之年,2014年則是擴大成果、為中國步入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之年。
放眼2015年,我們還可以期待哪些反腐“大戲”?網友最關注和最期待的又是什么?
反腐法治化、制度化有望向前邁出重要一步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堅決遏制和預防腐敗現象。在反腐常態化的當下,放眼2015年,可以預見反腐將逐漸由查辦貪官污吏的“暴風驟雨”向以制度約束官員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過渡,黨員干部隊伍將更加清正廉潔。
在前不久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修改貪污賄賂犯罪定罪量刑標準,織嚴了懲治行賄犯罪的法網。立法機關旨在通過修改刑法反腐條款,針對受賄人、行賄人、領導干部近親屬等“親緣腐敗”編織起更加嚴密的法網。
“必須將十八大以來的諸多反腐敗的創新工作機制制度化、法治化,以約束官員,監督權力,最終實現依法治國,實現制度化反腐。讓黨員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說。
所以,反腐法治化、制度化將成為2015年乃至今后中國共產黨進一步著力解決的問題。四中全會的召開,預示著今后在堅持十八大的反腐方向和原則,繼續保持反腐的高壓態勢的同時,會推進制度建設,著眼反腐制度設計,規范約束權力運行等,從此走向法治反腐。
機構改革:一線反腐辦案力量愈加強大
打鐵還需自身硬。紀檢系統機構改革是2014年一大亮點。
在不到一年時間內,中紀委兩次進行機構改革,精簡了111個議事協調機構,增設4個紀檢監察室與1個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增量不增官”、“聚焦主業”的做法,直接增強了一線反腐的辦案力量。省級紀委改革效法中央紀委,31個省級紀委新增61個紀檢監察室。
同年11月2日,最高檢升格反貪總局,將更有效地與紀檢監察機關進行案件對接。
2015年,他們將如何共同發力也是一大“看點”。
中央巡視組運作更加成熟 仍將繼續發力
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開展四輪巡視,其中僅2014年即有三輪巡視,可見密度更頻、范圍更廣、速度更快、打擊更準、力度更大。2013年巡視發現數只“老虎”,比如貴州省委原常委、遵義市委原書記廖少華,湖北省原副省長郭有明、政協原副主席陳柏槐,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陳安眾,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童名謙等人。而2014年的巡視成果更是不容小覷,所到之處必有貪官被查。
除了發現貪官,去年的幾輪巡視成果還體現在規律性總結上。比如,在給北京、廣西等多個地方的反饋意見中,中央巡視組反復提及“小官巨腐”、“蒼蠅式”腐敗問題嚴重;在向廣西、四川等地方反饋巡視情況時指出,一些領導干部任人唯親、搞“小圈子”,一些干部通過“打干親”、“打禮”等方式拉關系、架“天線”、搞“勾兌”,跑官要官。
可以預計,2015年乃至更長時間內,中央巡視組仍有大動作。究竟還能巡視出什么?帶給公眾多少驚喜?又給制度反腐提供什么樣的動力?且讓我們共同期待。
2015年省部級高官審判大幕將再度陸續開啟
2014年12月10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被河北廊坊中院判處無期徒刑。
記者梳理發現,十八大后落馬的50余名省部級以上官員,已有4人被判刑。此外還有18位省部級以上官員已進入司法程序,其中12人被立案偵查,6人被移送司法機關;另有28人還在接受組織調查。
2015年省部級高官審判大幕將再度陸續開啟,能否真正實現依法反腐、依法治吏的目標,做到公正審判是關鍵。
2月初,軍委紀委對春節期間開展作風建設明查暗訪工作作出部署;2月中旬,又開設了信訪舉報專線電話和專用信箱……一幕幕利劍高懸、警鐘長鳴的鏡頭不斷呈現。
2015年,“反腐”可稱得上是最熱話題之一,黨中央始終對腐敗保持高壓態勢,“打虎拍蠅”一刻不停歇。
2014年,反腐無疑成為中國政治舞臺上最亮眼的“主角”。2015年省部級高官審判大幕將再度陸續開啟,能否真正實現依法反腐、依法治吏的目標,做到公正審判是關鍵。
2015年省部級高官審判大幕將再度陸續開啟。
2014年,反腐無疑成為中國政治舞臺上最亮眼的“主角”。2015年省部級高官審判大幕將再度陸續開啟,能否真正實現依法反腐、依法治吏的目標,做到公正審判是關鍵。
聚焦中國反腐決心的同時,外界也在盤點中國反腐的成果。德國電視一臺稱,中國大規模反腐行動開展兩年,已有50多個“老虎”落馬。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堅決遏制和預防腐敗現象。可以預見,伴隨著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全面推進和相關制度體系的構建,官員手中的權力將受到更有效的約束。
在2013年的反腐浪潮中,除中央紀委外,各地方紀委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法制晚報》記者收集統計各省紀委全會公報發現,截至1月底,全國至少有17個省市公布了確切的查處廳級官員數,其中廣東力度最大,查處了38名廳級官員。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嚴肅查辦群體性事件、重大責任事故背后的腐敗案件;嚴肅查辦商業賄賂案件,加大對行賄行為的懲處力度。
中共十八大對中國未來一個時期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部署,連日來,中共新領導層就“反腐”話題頻頻發聲,措辭嚴厲備受關注。作為對十八大報告中反腐部署的呼應,十八大之后履新的地方省級黨委一把手,韓正、孫春蘭、孫政才、王東明等人連日來亦高調發出反腐倡廉之聲。
中共十八大對中國未來一個時期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部署,連日來,中共新領導層就“反腐”話題頻頻發聲,措辭嚴厲備受關注。作為對十八大報告中反腐部署的呼應,十八大之后履新的地方省級黨委一把手,韓正、孫春蘭、孫政才、王東明等人連日來亦高調發出反腐倡廉之聲。
中共十八大對中國未來一個時期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部署,連日來,中共新領導層就“反腐”話題頻頻發聲,措辭嚴厲備受關注。作為對十八大報告中反腐部署的呼應,十八大之后履新的地方省級黨委一把手,韓正、孫春蘭、孫政才、王東明等人連日來亦高調發出反腐倡廉之聲。
中共十八大對中國未來一個時期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部署,連日來,中共新領導層就“反腐”話題頻頻發聲,措辭嚴厲備受關注。作為對十八大報告中反腐部署的呼應,十八大之后履新的地方省級黨委一把手,韓正、孫春蘭、孫政才、王東明等人連日來亦高調發出反腐倡廉之聲。
解決“權力集中”問題是每次廉政工作會議的重點內容,溫家寶在2008年就指出“權力過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監督,是各種腐敗現象產生蔓延的重要原因”。
中國兩家最高司法機關的負責人12日對腐敗再下“戰書”,宣示2015年將高舉反腐利劍,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同時推動源頭治理預防腐敗。吳青代表說,高壓反腐應一以貫之,避免腐敗分子存有躲過風頭就沒事的僥幸心理,從制度上、法律上保持強大的威懾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