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4日電 當地時間14日,日本眾議院選舉迎來投票日,當天日本295個小選區和11個大選區將角逐出全部475名眾議員,任何政黨如果能贏得過半議席(238)以上就能獲得勝利。選舉公告發布前,首相安倍晉三所在的自民黨擁有議席295個,具有較大優勢,這也是他為何有底氣宣布解散眾院的原因。分析指出,安倍若贏得選舉,很可能發起修憲決議。
安倍為何解散眾院?
安倍于11月18日宣布解散國會,重新大選。三天后,日本眾院按計劃“散伙”,隨即拉開大選帷幕。
事實上,已執政兩年的安倍近段時間以來遭遇了二次執政以來最大的困境:日本經濟GDP連續下滑,已經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安倍所宣揚的安倍經濟學“神話”破滅,令朝野指責聲如潮猛漲。安倍內閣成員丑聞不斷,安倍在外交舞臺上的轉寰也被指不力,使得安倍及內閣支持率不斷下滑。
這一切都使安倍倍感壓力。為了擺脫當前的執政困境,安倍不得不動用首相權力制造新機會。在說明解散眾院理由時,他稱,“此次選舉是就繼續推進還是停止‘安倍經濟學’征求民意”。安倍宣稱,如果大選失利,則意味著“安倍經濟學”遭民意否定,他將主動下臺。
安倍經濟學為何成為“眾矢之的”?
2012年12月,安倍打著“恢復日本”的旗號上臺,推出了雄心勃勃的經濟復蘇計劃——“安倍經濟學”。他承諾通過大膽的貨幣量化寬松政策、靈活財政政策和經濟增長策略這三大政策,“連射三箭”,重振困擾日本多年的低迷經濟。
但兩年來,“安倍經濟學”的負面效應不斷顯現。近期日本連續兩個季度出現GDP負增長,凸顯出日本經濟陷入了停滯狀態。“安倍經濟學”雖然造成日元貶值、股價上漲,但與國民實際經濟感受的差距正在拉大。
曾讓安倍引以為豪的“安倍經濟學”從當初宣傳的“解藥”成為如今的“毒藥”,他雄心勃勃力推的“三支箭”也都射偏了方向,安倍的執政能力,遭到質疑。加上在野黨趁勢發動猛烈攻擊,更令安倍一時間難以招架。
安倍提前大選有何意圖?
安倍急需大選“洗牌”,為自己找一個出口。影響他做出決定的有多重因素。首先,“安倍經濟學”負面效果逐漸顯現,安倍支持率降低;安倍又蠻橫地強推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保密法,這些做法普遍招致民眾不滿;同時,今年安倍內閣丑聞頻出招致輿論批評。目前面臨多項難題的安倍來說,大選“早比晚好”。
原本此屆眾議院到2016年12月到期。但安倍認為,當下其內閣仍能維持40%至50%的支持率,自民黨一黨獨大、在野黨一盤散沙,年內若突擊選舉并確保執政黨維持半數以上議席,再加之自己明年若成功連任自民黨總裁,就有可能最長執政到2018年年底。屆時,他就有機會在接下來的任期中爭取任內實現修改憲法、改造國防、教育“復辟”等個人政治野心。
日本首相何來權力解散國會?
日本國會由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作為立法機構的眾議院,其立法權限高于參議院,日本首相就是由眾議院多數派提名產生的。
根據日本憲法,在兩種情況下可以解散眾議院:一是眾議院通過內閣不信任案或否決內閣信任案后,當屆內閣要么全體辭職,要么在10天內解散眾議院;二是日本天皇經內閣建議和認可后,可下詔解散眾議院。
由于日本天皇只是國事象征,第二種情況通常被解釋為代表內閣的首相擁有解散眾議院的權力。首相可以利用這一權力掌握政局主動權,解散眾議院被視為首相的傳統“殺手锏”。
自現行憲法實施后,日本眾議院已經被解散了23次。歷屆首相一旦遇到復雜,不利的局面,都會以解散議會的方式扭轉局面。
日本眾院選舉怎么選?
日本眾院選舉“每張選票的分量差”調整后,本屆選舉的小選區席位減少5個至295個,比例代表議席為180個,總席位為475個。日本選舉委員會在提名結束后宣布,參與此屆競選的政黨共有9個,提名競選者為1191人。
小選舉區議席由選民直接投票給所在選區候選人產生;比例代表議席由11個大選區選民投票給政黨,各政黨根據得票數分配議席。在單議席選區制下落選的候選人仍可能通過比例選舉最終成為眾議員。
眾議院選舉后,占據半數以上議席的政黨和政黨聯盟將提名推舉出新首相。
自民黨選舉前景如何?
有預測顯示,自民黨有望在本屆眾院選舉475個議席中獲得超過300個議席。如果自民黨能獲得317個議席,意味著自民黨在眾院滿足了發起修憲動議所需的三分之二以上席位。
選舉公告發布前,自民黨擁有議席295個,優勢巨大。選戰打響前自民黨已做好議席削減的思想準備而投入戰斗。安倍保守地將自民黨和公明黨能否合計獲得“過半數”席位作為勝負線。
分析稱,雖然自民黨在參院席位未過半,但若單獨在眾院拿下三分之二以上席位,今后安倍將掌握修憲討論的主導權。
圍繞明仁天皇執意“生前退位”的原因,日本社會流傳3種說法:一是天皇年事已高,力不從心,感覺無法繼續作為“國家的象征”而工作。也就是說,本來站在“維憲”立場的天皇,很可能因為“生前退位”成為一位“違憲天皇”,而安倍則可以借此推動修憲。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日下午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再次表明強烈的修憲意圖,他說:“希望在任期內完成(修憲)”。
據“中央社”6日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此前表示,明年參議院選舉后,將提出修憲提案及實施詢問民眾對修憲看法的公民投票。日本執政黨希望,快的話,在本月底開始在憲法審查會上具體討論修憲問題,以利匯整修憲草案,然后提交明年召開的國會審議。
為修憲提供了時間。
資料圖:12月9日,日本朝野各黨派要員為不斷升溫的眾議院選舉拉票而進行的全國巡回街頭演說,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在外界看來,想要做到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將日本變為“正常國家”,安倍的夢想似乎只能“枉與他人作笑談”。
日本《朝日新聞》的調查結果也大致相同:贊成修憲的當選者為84%,大幅超過反對者(10%)。《日本經濟新聞》17日在頭版刊登編輯委員秋田浩之的文章,呼吁安倍政權不要深深陷入歷史問題不能自拔,要搞好日中關系,否則明年的戰后70周年將成為日本的“鬼門關”。
他敲定明年向國會提交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相關法案。
自民黨執政聯盟大勝意味著安倍將連任首相并繼續執政,而且很有可能在明年9月舉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勝出而長期執政。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盡管以自民黨為首的執政聯盟獲得絕大多數席位,也不意味著民眾就是歡迎安倍和他的政策。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最近接連放話談及修憲,或為競選連任鋪路。菲律賓參議長德里隆17日表示,參議院“沒有時間”處理所謂修憲問題。馬科斯被趕下臺后,阿基諾三世的母親當選總統,她在任內制定的新憲法禁止總統尋求連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關于修改憲法解釋以解禁集體自衛權一事,日本政府已就7月1日在內閣會議上正式批準展開最后協調。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本軍事安全政策的任何調整都不得損害中國的主權和安全利益。華春瑩說,中國有個成語叫“疑鄰盜斧”,講的是一個人丟了一把斧子,懷疑是鄰居偷了,怎么看鄰居的一舉一動都像是偷了斧子的。
日本保護憲法組織發起集會反對安倍政府不征求國民意見強推修憲。
日本保護憲法組織和相關勞動團體14日發起集會,大約2500人手牽手包圍日本國會,反對安倍政府不征求國民意見強推修憲。針對安倍15日將公布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基本方向,集會團體呼吁“保護憲法第9條”、“不需要早有定論的報告書”,他們決定15日繼續在國會周邊集會。
日本保護憲法組織和相關勞動團體14日發起集會,大約2500人手牽手包圍日本國會,反對安倍政府不征求國民意見強推修憲。針對安倍15日將公布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基本方向,集會團體呼吁“保護憲法第9條”、“不需要早有定論的報告書”,他們決定15日繼續在國會周邊集會。
日本民眾3日舉行集會,紀念《日本國憲法》施行67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