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稱可能要更換零部件今年內恐難發射
共同參與研發的俄羅斯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當天表示,“羅老”號將從發射臺撤下來接受檢查,初步判斷,二級火箭可能要更換零部件。該中心還表示,“羅老”號再次發射的日期和時間會在日后重新公布。
若“羅老”號此次因零部件問題而出現異常,在年內能否進行第三次發射將是未知數。韓國有關當局也表明,若無法在12月5日前的預定期限內發射“羅老”號,將不急于在年內再次試圖發射,因此“羅老”號也許不會在今年之內發射升空。
此前表態
有99%把握
不會再有發射變數
韓國科學教育技術部第二次官趙律來曾在發射前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羅老’號第三次發射管理委員會通過對技術準備情況、氣象、宇宙環境等綜合討論,最終確定29日下午4時按原計劃進行發射。”
趙副部長就“剩余的時間里還會不會發生其他變化”的提問表示,“上次延期以后,進行了徹底的檢查,雖然不能說有100%的把握,但可以說99%不會再有變數。”
發射取消
人造衛星中心
一陣嘆息
韓聯社在報道中稱,隨著倒計時裝置的中斷,擔任本次衛星運營任務的韓國KAIST人造衛星中心傳來了一陣嘆息。
韓聯社稱,這些研究員上午完成“羅老”號科學衛星和研究中心地面站信號交換測試后,一直在關注電視畫面,懷著極大的期待,聽到“羅老”發射再次被中斷的消息,都難以掩飾自己的虛脫感。
一位研究員表示“這次抱了很大的期望,總是失敗,有點筋疲力盡了”的同時,還長嘆了一口氣。
內幕解密
曾向盟友尋求技術幫助 被美國、日本拒絕
2002年8月,韓國正式啟動了“羅老”號火箭工程。“羅老”號火箭又稱為韓國航天運載火箭,因羅老航天中心而得名。但由于航天工業基礎薄弱,缺乏相關技術,無法獨立制造大型火箭,韓國只好求援于外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