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河南17名鄉村教師入選第三屆“希望工程燭光獎”

                2016年04月27日14:00  來源:映象網

                5034

                河南17名鄉村教師獲第三屆“TCL希望工程燭光獎”

                河南17名鄉村教師入選第三屆“TCL希望工程燭光獎”

                  映象網快訊(記者 王寬 實習生 焦茜茜 文/圖)為表彰獎勵在我國農村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優秀鄉村小學教師,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與TCL公益基金會共同設立了“TCL希望工程燭光獎”。今年,河南17名鄉村教師入選此獎。昨日,我們走訪了兩所學校的兩名入選老師。

                  在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有這樣兩個小學,它們一個在汝陽縣最北邊,一個在最南邊;一個是汝陽縣海拔最低的地方,一個是海拔最高的地方。它們就是陶營鎮小北西小學和王坪鄉中心小學。在這兩所小學里,有這樣兩位老師,一位53歲,一位57歲;一位執教了34年,一位35年。他們把整個青春都獻給了我國農村貧困山區基礎教育事業。他們就是劉孟英和李茍片。

                  劉孟英:從教師大姐到教師奶奶

                  劉孟英申報的是“希望工程燭光獎”奉獻獎,當我們走進陶營鎮小西北小學校園時,劉孟英老師緩緩地向我們迎來。她腿腳行動不便,走起路來顯得吃力。校長告訴我們,這兩年劉老師上兩層的教學樓都費勁。

                  這所小學只有兩層樓,每層有三個教室,一共六個班,有六個年級的學生共263人在這里學習。也就是說,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每班四十多個學生。這里共有10名教師,平均每20個學生一名老師,這是縣里分配老師的標準。

                  2014年,劉老師的雙腿開始出現問題,坐立、行走困難,由于庸醫誤診,術后一年多病情不但不見好轉反而加重。后經大醫院診斷為深靜脈功能不全,醫生說跟她長期站立、操勞有一定關系。劉老師一天平均要站5-6個小時,早上還要跟孩子們一起打掃校園。農村小學教師一般要身兼數職,她也不例外。她既是班主任,又教數學、美術、音樂等課程,一天往往只能休息一節課,剩下的時間都有課。

                  即便這樣,劉老師也不愿請假去看病,她一直利用假期時間診治。可如今,她放棄了第二次手術,選擇吃藥保守治療。她說:“家人和醫生都不能理解,但我心里清楚:一是上有90歲的老娘,下有正在河師大讀書的兒子,他們都需要我的照顧;二是做手術需要十幾萬元的手術費;更重要的是學校老師緊缺,我一旦請假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

                  劉老師的大女兒畢業于周口師范學院,現在在汝陽縣第二高中教書,兒子在河師大讀大一,她的父親也是一名教師。她說:“我不僅自己當了教師,還教育自己的兩個孩子也選擇了教師職業,還要傳承,成為教師世家。”

                  劉老師說當老師是她小時候的夢想,為此也放棄過其他的工作。1982年她本有機會進入當地的杜康酒廠成為一名工人,那個年代進工廠當工人較之其他行業工資待遇是不錯的。那時她當老師一個月工資只有23塊錢。她說現在每個月能領到2400多元的工資,此外還有幾百塊的績效工資。

                  陶營鎮小西北小學校園里格外令人注意的是水泥地上密密麻麻用粉筆寫成了一塊一塊的數學題,最上頭寫有名字。這是劉老師讓孩子們利用課余時間寫的,一有空她就會過來看看,然后給孩子們輔導。她的眼睛有些不好,彎腰也吃力,她說這樣看清楚多了。

                  這所學校的孩子們很活潑,他們每天都有半個小時的大課間。孩子們組成方隊,繞著教學樓前的空地踏步走,嘴里還大聲喊著“學會做人”的口號。接著便是自由活動了,他們組合起來踢毽子、跳繩。學校設施簡單,這也是他們僅有的活動方式。

                  六年級的秦晴晴和劉穎穎在活動期間說到:“劉老師對我們很好,我們很喜歡她。”劉老師說自己的兒子總說她只顧別人家的孩子,不管他。

                  劉老師說教學生涯中最遺憾的就是哥哥最后到大醫院住院,她怕耽誤孩子課,沒去看望哥哥,沒能見上最后一面他就去世了。說這話時,劉老師已是哽咽。

                  她最開心的事是看著教過的學生考上了大學,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她有時候也感動,孩子們會在節日送她賀卡,過年到家里去看她。

                  劉老師說,她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她離不開孩子們;她說,等她退休了,如果學校缺人,她愿意再回來教孩子們,哪怕沒有工資,她不要一分錢也愿意干下去。

                  李茍片:家鄉共12個小學他待了6個

                  王坪鄉中心小學離汝陽縣城36公里,盤山公路接連不斷,驅車從縣城到那里需要一個多小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山里的溫度確實比山下低,山里的槐花還開得正盛。

                  一進學校,李茍片老師便上前迎接我們,他精神極佳,不像快要60歲的樣子。

                  王坪鄉一共有12個小學,1981年至今,李老師先后在家鄉7個學校教書,其中一個是中學。也就是說,家鄉的所有小學中,他待過6個,正好是一半。申報表個人簡歷一欄里他只填了四個學校。他樸實地回答我們:“格老少(太少),填不下,呆過一年兩年的就沒填。”

                  金戰勝副校長補充說:“他是去哪兒名聲都好,有的老師呆過的地方比他還多,可名聲沒有他好啊。”

                  1990年他在兩河小學任教,離家四十多里,那時還是土路,去學校靠騎自行車。一次周日下午他帶著饅頭、面粉、玉米糝去學校,騎車到半路,自行車鏈子折了,這時天又下起了大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連避雨的地方都沒有。無奈之下他只有推著車冒雨繼續前行,到學校已是晚上11點多。面粉和饅頭也被淋得沒法吃了。

                  還有一次是十一月天,下大雪了,周日中午吃過午飯,他就頂著大雪步行去學校,走了近五個小時才到學校,鞋子、褲子早已濕透。他說:“走山路都習慣了,不值啥,也不覺得累。”

                  早些年條件艱苦,李老師辦公、做飯、休息都在一間房子里。他自己上山拾柴火,帶炊具,生小灶。他說如今條件比以前好多了,現在用電磁爐做飯。

                  李老師教語文、美術和品德,此外,他還參與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如采購、修理門窗等雜事,由于白天上課,他往往放學后做這些事情,有時會在周末干。他還做起了學校的會計和出納,賬目記得清清楚楚。金校長說:“叫干啥他就干啥。”

                  多跟孩子家長溝通是李老師常做的事兒。他介紹,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剛入門,不好教。他們有時聽不懂,上課容易開小差。他會到孩子家里,或者在街上碰見家長了交流孩子情況,以便孩子更好地進步。

                  他自己的孩子也在王坪鄉中心小學任職,子承父業,在李老師父子身上正是如此。他教的是體育,以前還教過數學。在山區,網絡調侃語“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是常有現象,并無什么驚訝可言。

                  李老師申報的是創新獎,他不太好意思的講:“其實我也沒啥創新的地方,非要說的話,就是對學生少批評,多鼓勵。就算想批評孩子也不要忘了鼓勵他,小孩子總是喜歡鼓勵的。還有就是盡量讓孩子們在課間多活動,下課玩得開心了上課效果會更好。”

                  他最擔心的事是農村教育,他說他們那一代老民師現在仍是農村教育的主力軍,一旦他們退休,深山區的故鄉會缺乏教師,希望多招些本地教師。

                文章關鍵詞:鄉村教師;獲獎 責編:王文靜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鄉村教師短缺延續多年

                  “受城鄉發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條件不便、學校辦學條件欠賬多等因素影響,當前鄉村教師隊伍仍面臨職業吸引力不強”的問題,概述《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文件說,該藍圖旨在“吸引優秀人才到鄉村學校任教。”

                • 鄉村教師短缺多年 崗位吸引力不強成問題

                  “受城鄉發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條件不便、學校辦學條件欠賬多等因素影響,當前鄉村教師隊伍仍面臨職業吸引力不強”的問題,概述《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文件說,該藍圖旨在“吸引優秀人才到鄉村學校任教。”

                • 教師半生積蓄被騙自殺案告破 妻:望不再有人上當

                  2016年5月9日,甘肅鄉村教師范銀貴接到一通陌生電話后,半生積蓄共計23萬元被騙。

                • 鄉村教師,還有多少難題困擾你?如何有夢有想象?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北京市密云區的一群鄉村教師每天都在演繹這樣的薪火接力:拂曉,班車將他們送往群山深處的鄉村學校;黃昏,他們從各處會集,回到城區。

                • 鄭州出臺新政提高鄉村教師待遇 可按月領補助

                  到鄉村學校交流支教1年及以上的城區教師,在支教期間按村委會所在地或鄉鎮政府所在地分別給予每人每月900元或700元生活補助。與此同時,鼓勵城鎮退休的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到鄉村支教講學,對于到我市鄉村學校支教1年以上的,給予每人每年3萬元的獎勵。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