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鎮平鄉村教師:“仁愛心”溫暖“貧困娃”

                2016年09月09日07:59  來源:映象網

                5034

                  通訊員余修師  劉理政

                  走訪鎮平縣鄉村學校,聆聽鮮為人知的教育故事,總會被一種感動包圍著,它源于教師們惜生如子的殷殷情懷;更會被一種精神鼓舞著,它源于教師們對“貧困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的執著信念。       

                  王克勤:余暉照亮筑夢路

                  初秋的伏牛山深處,涼氣襲人。上午8點整,地處鎮平縣二龍鄉王家莊靈官殿教學點,9個年齡大小不一的孩子和年滿七旬的老教師王克勤唱著國歌將國旗冉冉升起。

                  王克勤是鎮平縣楊營鎮一名退休教師。2003年3月,聞聽深山區的二龍鄉缺教師,他便主動請纓到最偏遠的靈官殿教學點進行支教。

                  王克勤吃住在教室。每隔一段時間,他就下山回家背糧食。一個風干的饃饃通常就是他的一頓飯。

                  生活質量不高,可王克勤對學生們的愛卻絲毫不打折扣。家長有事不能來接孩子,他就留孩子一起吃住;漫水橋被大雨沖毀了,他就背著學生過河。

                  暑假里,鄉里出資給王家莊建了新校舍,盡管缺椅少桌,可孩子們畢竟有了亮堂的教室。報名時,王克勤欣喜地發現,學生增加到9個了,他當即寫了一副對聯貼在了教室門口:嘔心瀝血雕美玉,獻身教育終不悔。

                  平日里,孩子們幾個石頭支起個鍋灶,熬點玉米糊糊就根咸羅卜條就是一頓飯。王克勤看著被柴火熏黑了的孩子們心疼不已,他白天給孩子們上課、做飯。晚上批改完作業,再為孩子們掖好被子。

                  一晃13年,如今,已經古稀之年的王克勤依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最初“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的誓言。

                  張建忠:惜生如子今猶在

                  1996年9月,張建忠任教于鎮平縣侯集鎮農村高中,時年,意氣風發,濃眉之下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講起課來激情滿滿。教學中,他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絕不放棄每一個后進生;生活上,他與學生情同父子,煎湯熬藥,細致入微,視如己出。

                  2014年秋期,他突然聽說學生郭榮艷因家庭原因,家長鼓勵其外出打工掙錢。他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趕到學生家中詳細了解情況。但是,幾次趕到家中都沒有見到學生家長。怎么辦?袁營村距離學校不過10多里路程,為了盡早讓學生報名上學,他騎著摩托車趁著夜色去。沒想到,一見面家長便訴起苦來,“張老師呀,謝謝你的關心,我們這樣的家庭確實難以供一名大學生。女孩子家,還是盡早打工掙錢貼補家用好些。”聽到這樣的說法,他一邊設身處地解釋,一邊把學生的特長、學課成績及今后的發展一一道來。他的苦口婆心最終得到了家長的理解。次日清晨,他早早來到學生家中,開心地幫助學生整理學習用品,并一起托運住宿物資。如今,郭榮艷已考上大學就讀河南省科技學院。

                  體質弱而又學習刻苦的高三貧困生劉萌深有體會地說,整個高三階段,我吃的每一幅中藥都是張老師幫的煎的。起初吃的西藥效果都不太好,張老師私下里就幫我打聽名中醫,用摩托車帶著我去看病,求得偏方后效果明顯,但是每幅藥要配上嫩羊肉一起煎服。于是,張老師就在自己的宿舍里單獨給我開“小灶”,每次下課后,他都會把藥煎好放著等著我。為了我的學習,就連親生父母都做不到這般細心,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2016年5月30日下午,張建忠為學生們上了第三四節語文課,晚上自習輔導,半夜打著手電筒來宿舍,幫踢開了被單的學生掖上至查寢結束,回到家中備完課后,突發心肌梗死,忙碌的身影永遠定格在凌晨13時20分。

                  張建忠的追悼會上,一首悼念詩令人動容:誰道天公司命公,玉碎岳崩何太匆;廿載桃李滿天下,三尺杏壇寂無聲!

                  霍小紅:罹患重病情不移

                  “細節決定成敗,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決定成敗。”身患癌癥的高丘鎮一初中女教師霍小紅,在平凡的崗位上執著于班級文化、性格培養、教學改進,使更多的山區學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霍小紅常利用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對學生進行多角度的主題教育。教室四周懸掛班級學生作品、每周一練、班主任寄語等,無不感染著每一位師生。

                  同時,她從多方面給以愛的澆灌。記得無數次為學生補課而忘了吃飯,無數次深夜帶學生去醫院看病,突遇氣溫變化,她把衣服拿出來讓學生穿,學生有的時候因為特殊情況耽誤了去餐廳吃飯的時間,知道后,親自為孩子們做好了飯讓他們來吃……學生生病了,她利用一個星期的課外時間為其補課。開學了,班級里的小男生,平時上學穿的衣服幾乎沒有更換過,一直穿著同一身衣服。她便在課余拉著在集市上買了一身衣服。

                  2015年10月1日,霍小紅在鄭大一附院被確診為乳腺癌。她毅然選擇了手術治療。從醫院回來后,拒絕在家休養的安排,回到了學校繼續工作。在她的心里,放不下學生,放不下三尺講臺。

                  近年來,霍小紅先后被評為南陽市中小學師德先進個人,南陽市市級文明班集體等榮譽稱號。2015年春期,在國家教育部門組織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比賽活動中,霍小紅所講的《一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最終斬獲了國家級優秀獎。

                  張玉滾:汗水澆出山花俏

                  你把十八彎的山路走成了通天的大道,你閃光的汗水澆出山花更艷更俏,當春風催開冰封的大地,你總是摸著我的腦袋舒心地微笑……歌中描繪的這位山村教師,就是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老師張玉滾。

                  2001年9月,當19歲的張玉滾出現在黑虎廟小學的門口時,整個山村的百姓都沸騰了。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是大山的孩子,是大山養育了我。不圖別的,看著自己教的學生一個個能走出大山,我就覺得值了!”

                  2010年7月23日凌晨3點,一時間天空電閃雷鳴,暴雨傾盆而下。從睡夢中驚醒的老人和孩子們,頓感手足無措。暑假在學校值班的張玉滾連忙起床,顧不上和妻子解釋,披上雨衣就往外跑,當他到達班里的留守兒童張明明家時,讓他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只見明明和爺爺蜷縮在床上,一個老淚縱橫,一個哇哇大哭,年久失修的房子已經坍塌了一大半。  

                  眼看著雨水就要淹沒床頭,張玉滾連忙先抱起明明,讓明明趴在自己胸前,又趕緊把腿腳不便的爺爺背在肩上,當把明明和爺爺轉移到安全地帶時,大家都不敢相信: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竟然同時扛起了兩個人。

                  這些年,張玉滾還用自己微薄的工資,累計資助了300余名的貧困學齡兒童,使他們在求知和做人的路上越走越亮堂。

                  情系貧困學子,放飛心中夢想,讓鎮平鄉村教師成為最美的筑夢者。王克勤、張建忠、霍小紅、張玉滾……一個個優秀教師群體中的典型代表,用愛和責任共同描繪著鄉村教育的美好未來。

                文章關鍵詞:鄉村教師;仁愛心;貧困娃 責編:王嘉懿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河南鄉村教師將有住房公積金 職稱評聘予以傾斜

                  我省將著力提高鄉村教師待遇: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補助標準;依法依規落實鄉村教師工資待遇政策,為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和各項社會保險費,并做好鄉村教師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 河南鄉村教師提高待遇 將繳納住房公積金

                  我省將著力提高鄉村教師待遇: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補助標準;依法依規落實鄉村教師工資待遇政策,為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和各項社會保險費,并做好鄉村教師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 善待鄉村教師,延續鄉村之光

                  讓鄉村教師受尊重、有回報、得發展,讓他們有意愿、有信心,也有能力撐起鄉村教育的一片藍天。

                • 焦作鄉村書法教師培訓班舉辦

                  11月27日,省文藝志愿者協會、省書法家協會文藝培訓志愿服務項目——焦作鄉村書法教師培訓班啟動,近60位來自焦作各縣區鄉村中小學的書法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

                • 新教師遭欺生無助于教育均衡

                  怎樣讓鄉村教師“招得來、留得住、教得好”?昨日,市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貫徹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通知,從培養制度、編制等多方面進行了明確。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