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河南抗日英雄金振中 打響盧溝橋事變抗戰第一槍

                2015年08月06日14:44  來源:映象網

                5034

                  編者按:60多年前的那場戰爭,硝煙已經散去。在那場戰爭中,河南人民拼死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豫州好漢金振中,就在那場戰爭中沖在了最前頭。

                  如今,在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映象網將展現民族英雄金振中的事跡,以此提醒世人,勿忘歷史,緬懷先烈。

                  在盧溝橋抗擊日軍負傷的金振中

                  在盧溝橋抗擊日軍負傷的金振中

                  金振中生前用過的物品

                  金振中生前用過的物品

                  映象網訊(記者 巫曉 實習生 劉亞楠 通訊員 孫明江)從河南信陽市驅車兩百公里,走進位于固始縣蓼城北路的抗日英雄金振中紀念館,見到了該縣總工會生產保障部副部長金天愚,他就是發生在1937年7月的盧溝橋事變,率部打響了全民族抗戰第一槍的抗日英雄金振中之子。

                  從金天愚娓娓道來的言語中,記者深深的感受到這位抗戰民族英雄,曾經叱咤疆場英勇殺敵的愛國之心。

                  正是金振中,率部打響了全民族抗戰的第一槍,打響喚起四萬萬人民奮勇殺敵第一槍的,揭開了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序幕。

                  “寧為戰死鬼,不當亡國奴”

                  在抗日英雄金振中紀念館里,“民族英雄”四個大字的條幅引人注目。金天愚說:“那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第一任館長郭景興題的詞。”

                  金振中,河南固始人,1904年生于貧窮之家。從1924年投入馮玉祥所領導的西北邊防陸軍干部學校起,至淮海戰役結束時止,他先后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副旅長,軍部上校附員等職。

                  1936年春,時任國民黨29軍110旅219團3營營長的金振中奉命率領接替宛平、盧溝橋防務。當時,盧溝橋的形勢已日趨緊張,日本侵略軍已占領豐臺,并不分晝夜地在盧溝橋一帶進行所謂的演習,用心十分險惡。盧溝橋既是南下的要沖,又是北京的咽喉。

                  金營長面對日軍的囂張氣焰,經常向士兵進行愛國教育,要求全營官兵在吃飯前、睡覺前都要振臂高呼數遍“寧為戰死鬼,不當亡國奴”的誓言,以激勵官兵守土抗日的斗志。

                  喬裝農民 打探敵情

                  7月6日,駐豐臺日軍冒著大雨,再次以盧溝橋為目標進行軍事演習。日軍還到宛平城東門外,要求穿城前往長辛店一帶演習,遭拒絕后仍執意不退,滯留長達十幾個小時,直至天色漸晚,才怏怏離去。

                  當天下午,為進一步察看日軍動態,金振中決定獨自前往其演習地。他換了身便服,扛著鐵鍬,出了宛平城,向鐵路橋以東走去。

                  剛過盧溝橋火車站,就看到日軍正在鐵路橋東北龍王廟附近進行攻擊式演習,并緊張地構筑工事,隆隆的戰車聲不絕于耳。見此情形,金振中感到一場惡戰迫在眉睫,急忙返回營部,召集排、連長會議,通知做好戰斗準備。

                  金振中傳達旅長何基灃關于密切監視日軍行動,如遇日軍進攻,務必堅決回擊的命令。要求迎敵時必須等日軍進入陣地前百米內才可射擊,確保敵人逃不出火網。

                  金振中特別提醒負責守衛鐵路橋的排長李毅岑,鐵路橋與盧溝橋同等重要,但因鐵路橋頭是一片空地,沒有拱衛的物體,兵力容易暴露,一旦日軍進攻,必須死守。

                  全營官兵迅速進入戰斗準備,并一致表示,愿誓死抵抗,與盧溝橋共存亡!

                  

                文章關鍵詞:抗戰勝利70周年;抗日英雄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王德華:讓愛國熱情與網絡生生不息相伴相隨

                  閱兵雖已結束,但有關閱兵的話題依然在延續,熱議持續升溫,社交媒體仍處于因大閱兵所帶來的積極向上、熱愛祖國、致敬老兵、贊揚閱兵等正能量的輿論氛圍之中。立體覆蓋、多樣傳播的強大正能量輿論場,為大閱兵助威,僅#指尖護衛大閱兵#閱讀量達到2億人次。

                • 澳門舉辦“冼星海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音樂會在根據冼星海經典抗戰組曲《黃河大合唱》改編的鋼琴協奏曲《黃河》中開幕,擔任鋼琴獨奏的是澳門演奏家蔡崇力,伴奏樂隊為香港愛樂室樂團。

                • 軍報評論員: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習主席嚴正指出:“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是我們對當年為維護人類自由、正義、和平而犧牲的英靈、對慘遭屠殺的無辜亡靈的最好紀念。”這是對軍國主義的警告,更是對和平正義的宣示。

                • 國平:昭示和平決心 堅定道路自信

                  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氣勢恢宏、威武雄壯。習近平主席發表的重要講話,回顧歷史,緬懷先烈,展望未來,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珍惜和平、維護和平的堅定信念。中國政府宣布裁軍30萬,以實際行動向全世界昭告了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

                • 鄭州老人手工制作毛主席像章50年不褪色

                  2日上午10時許,在嵩山路上的鄭州市群眾藝術館二樓展廳,墻上懸掛著手工制作的毛主席像章藝術作品,其中有毛主席頭像、沁園春、長征等詩詞作品,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李廷林老先生在1966-1976年手工制作的一些毛主席像章手工藝品,已有近50年的歷史了。

                • 鄭州四萬炎黃兒女相聚黃河邊 齊唱保衛黃河

                  今天(8月30日)上午,在黃河風景名勝區炎黃二帝的巨塑前,舉行大型“炎黃兒女在黃河岸邊萬人齊唱保衛黃河”活動。在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用“萬眾一聲”的方式弘揚抗戰精神。

                • 外媒探訪閱兵村:女兵扛4公斤槍每天訓練8小時

                  儀仗隊成員臉上不能帶有任何表情,即便雙腳和肩膀疼痛難忍。她們筆直地端著將近4公斤重的配槍,一周6天,每天訓練8小時。她們在酷暑中一遍遍操練正步。

                • 外媒探訪閱兵村:女兵扛4公斤槍每天訓練8小時

                  儀仗隊成員臉上不能帶有任何表情,即便雙腳和肩膀疼痛難忍。

                • 外媒探訪閱兵村:女兵扛4公斤槍每天訓練8小時

                  儀仗隊成員臉上不能帶有任何表情,即便雙腳和肩膀疼痛難忍。她們筆直地端著將近4公斤重的配槍,一周6天,每天訓練8小時。她們在酷暑中一遍遍操練正步。

                • 抗戰勝利70周年專家談

                  再過幾天,將迎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了紀念這場偉大的全民族抗戰勝利,9月3日這一天,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將矚目于此。以閱兵式的方式,來紀念抗日戰爭的勝利,這在共和國的歷史上還是首次。這對于對內凝聚人心、對外展示形象,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有著深遠的意義。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