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外媒探訪閱兵村:女兵扛4公斤槍每天訓練8小時

                2015年08月30日08:50  來源:參考消息網

                5034

                曾為一名模特的三軍儀仗隊隊員門佳慧在進行訓練

                曾為一名模特的三軍儀仗隊隊員門佳慧在進行訓練(8月5日攝)。新華社發(田豐攝)

                  參考消息網8月30日報道 外媒稱,女兵方隊的每一步、每一個動作都要先停下來,然后再整齊劃一地完成。儀仗隊成員臉上不能帶有任何表情,即便雙腳和肩膀疼痛難忍。她們筆直地端著將近4公斤重的配槍,一周6天,每天訓練8小時。她們在酷暑中一遍遍操練正步。

                  奧地利《標準報》網站8月27日以《“中國制造”的新軍事大國》為題報道稱,中尉程誠透露了3個月來的辛苦:“我們腳上磨出了水泡,一個月就穿壞一雙靴子。”

                  這名個子高高的28歲女兵很樂意分享信息。在9月3日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宏大閱兵儀式中,她是其中一個儀仗方隊的排頭。他們將在主方隊之前走過天安門廣場。62名女兵通過了嚴格的選拔考試?!拔覀兊钠骄砀呤?.75米。培訓中也包括如何正確化妝,”程誠笑著說,“女兵是儀仗隊的形象代言人?!?/p>

                  程誠的所在地是位于首都北京西北60公里處的訓練場,這里距離八達嶺長城只有幾公里遠。徒步方隊自6月份以來在這里接受打磨,“閱兵村”原本是不對外開放的。北京當局現在首次準許外國記者到那里一探究竟。

                  不過,透明僅限于觀看幾百名儀仗隊官兵練習整齊地踢正步。參觀重型武器部隊在山區的訓練并不屬于開放日內容。重重的安保措施保護著這場中國建國以來規模最大且最先進的“中國制造”武器展不被外界過多窺探。據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曲睿透露,將有1.2萬名官兵參加時長70分鐘的閱兵式和分列式。

                  報道稱,屆時,空軍將有200架飛機飛過天安門;在地面,將有坦克部隊和另外500件武器通過天安門廣場。

                  “我們展示的全部武器中84%是從未公開亮相的,”曲睿說。全部武器均為“中國制造”,它們并非針對其他國家。北京官方宣布,中國希望發出和平信號,以避免伴隨1945年日本投降終止的侵略歷史重演。

                  報道稱,中國軍方透露的信息顯示了其230萬規模軍隊經歷10年軍費開支兩位數增長后已擁有強大武器。據新華社報道,中國的戰略導彈部隊將展示7種武器系統,其中包括洲際導彈和核彈?!拔覀冊谖淦魃涑?、打擊手段、打擊精度和機動能力等方面,都實現了大飛躍、大發展。此次是第二炮兵同時展示型號最多、枚數最多的一次,受閱規??芍^空前?!?/p>

                  曲睿表示,展示大批新式武器也是對透明的證明。它們展現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與保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決心”。

                文章關鍵詞: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王德華:讓愛國熱情與網絡生生不息相伴相隨

                  閱兵雖已結束,但有關閱兵的話題依然在延續,熱議持續升溫,社交媒體仍處于因大閱兵所帶來的積極向上、熱愛祖國、致敬老兵、贊揚閱兵等正能量的輿論氛圍之中。立體覆蓋、多樣傳播的強大正能量輿論場,為大閱兵助威,僅#指尖護衛大閱兵#閱讀量達到2億人次。

                • 澳門舉辦“冼星海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音樂會在根據冼星海經典抗戰組曲《黃河大合唱》改編的鋼琴協奏曲《黃河》中開幕,擔任鋼琴獨奏的是澳門演奏家蔡崇力,伴奏樂隊為香港愛樂室樂團。

                • 軍報評論員: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習主席嚴正指出:“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是我們對當年為維護人類自由、正義、和平而犧牲的英靈、對慘遭屠殺的無辜亡靈的最好紀念。”這是對軍國主義的警告,更是對和平正義的宣示。

                • 國平:昭示和平決心 堅定道路自信

                  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氣勢恢宏、威武雄壯。習近平主席發表的重要講話,回顧歷史,緬懷先烈,展望未來,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珍惜和平、維護和平的堅定信念。中國政府宣布裁軍30萬,以實際行動向全世界昭告了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

                • 鄭州老人手工制作毛主席像章50年不褪色

                  2日上午10時許,在嵩山路上的鄭州市群眾藝術館二樓展廳,墻上懸掛著手工制作的毛主席像章藝術作品,其中有毛主席頭像、沁園春、長征等詩詞作品,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李廷林老先生在1966-1976年手工制作的一些毛主席像章手工藝品,已有近50年的歷史了。

                • 鄲城錢店鎮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書法大賽

                  8月28日,鄲城縣錢店鎮舉辦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書法大賽頒獎儀式,本次大賽共有200多名中小學生和68名教師參加了硬筆書法的初賽和決賽,26名師生和33名書法愛好者參加了毛筆書法比賽。經過初評和復評,共評選出硬筆和毛筆獲獎作品36件。

                •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連日來,我市社會各界紛紛以各種形式,開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活動。

                • 細菌戰造成的傷口70年未愈 一起撫慰戰爭的傷痛

                  70年前那段硝煙彌漫、生靈涂炭的日軍侵華歷史,真的遠去了嗎?

                • 鄭州四萬炎黃兒女相聚黃河邊 齊唱保衛黃河

                  今天(8月30日)上午,在黃河風景名勝區炎黃二帝的巨塑前,舉行大型“炎黃兒女在黃河岸邊萬人齊唱保衛黃河”活動。在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用“萬眾一聲”的方式弘揚抗戰精神。

                • 鄭州四萬炎黃兒女相聚黃河邊 齊唱保衛黃河

                  今天(8月30日)上午,在黃河風景名勝區炎黃二帝的巨塑前,舉行大型“炎黃兒女在黃河岸邊萬人齊唱保衛黃河”活動。在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用“萬眾一聲”的方式弘揚抗戰精神。

                • 鄭州四萬炎黃兒女相聚黃河邊 齊唱保衛黃河

                  今天(8月30日)上午,在黃河風景名勝區炎黃二帝的巨塑前,舉行大型“炎黃兒女在黃河岸邊萬人齊唱保衛黃河”活動。在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用“萬眾一聲”的方式弘揚抗戰精神。

                • 外媒探訪閱兵村:女兵扛4公斤槍每天訓練8小時

                  儀仗隊成員臉上不能帶有任何表情,即便雙腳和肩膀疼痛難忍。

                • 外媒探訪閱兵村:女兵扛4公斤槍每天訓練8小時

                  儀仗隊成員臉上不能帶有任何表情,即便雙腳和肩膀疼痛難忍。她們筆直地端著將近4公斤重的配槍,一周6天,每天訓練8小時。她們在酷暑中一遍遍操練正步。

                • 抗戰勝利70周年專家談

                  再過幾天,將迎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了紀念這場偉大的全民族抗戰勝利,9月3日這一天,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將矚目于此。以閱兵式的方式,來紀念抗日戰爭的勝利,這在共和國的歷史上還是首次。這對于對內凝聚人心、對外展示形象,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有著深遠的意義。

                • 中方:9·3紀念活動外國嘉賓規模創歷史有關活動之最

                  27日上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和俄羅斯駐華大使杰尼索夫在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召開聯合記者會。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