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鄭州兩大供熱企業的投訴熱線,反映問題不熱的小區,本身供熱條件就問題多多。有的是開發商前期庭院管網建設不達標,有的是物業開啟二次管網閥門較晚,有的是鄰居家里用了管道泵。
這些問題中,尤為讓熱力企業感到無奈的是小區換熱站屢次整改不達標。鄭州熱力相關負責人說:
(出錄音)“現在熱力公司很無奈,換熱站是他們(開發商)建的,實際大多數處于病態。但是熱力公司在夾縫中很無奈,接收不接收都得接收。”
每到供暖季,很多熱力維修工都要加班加點,挨家挨戶開閥門、逐個沖洗暖氣片、搶修區域爆裂管道,有時晚上十點前也難回到家。一名維修工說,小區庭院管網就像一個孩子的健康,有些先天就有問題:
(出錄音)“孩子現在是這樣子,而且不是我們生的,你非得讓我抱走,我供養它嗎,供不好,用戶責怪我,那就是開發商的問題。”
由于產權歸屬等問題,小區物業往年擁有較多的供暖控制權,曾出現小區物業費和供暖費捆綁收費、開啟熱換站遲于熱源供熱,市民投訴較多。近兩年來,鄭州熱力逐漸接管了大量小區熱換站,并為開發商留下的“病態”供熱管網升級改造,但管網改造很難一蹴而就。鄭州熱力客服中心主任張峻:
(出錄音)“經過長年的運行,尤其它管理維護不善,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我們這兩年一直在補原來的舊賬,補原來物業接管當中開發商所遺留下來的舊賬,不是熱力公司接管以后,這些問題都能一蹴而就,馬上就能完成的。”
截至目前,鄭州熱力已接管小區換熱站539座,占供熱范圍近70%。張峻說,小區換熱站由熱力企業接管,確實會減少供熱管理的環節,但也給鄭州熱力帶來負擔:
(出錄音)“把二次網能維修維修,能改善改善,但是我們作為一個企業,負擔這塊確實太沉重,我們已經投入很大。”
有關人士呼吁鄭州市盡快出臺《城市供熱條例》,對相關各方進行約束,保障各方權益。
尤其對當前推進艱難的分戶計量改造,政府應進一步出臺配套政策,充分調動供熱企業和其他投資主體的積極性,形成多元化投資體制,達到誰投資誰受益、誰節能誰受益的良性發展局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