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昨天是鄭州市中小學開學的日子。據校方介紹,由于找不到合適的地方,金文小學又從國基路搬回了信息學院路,將原來的幼兒園教室改成了小學教室。
昨天是鄭州市中小學開學的日子。鄭州市金文小學如期到校報到的學生,被眼前的情景嚇了一跳:校門被挖掘機堵住,大門和傳達室被拆,校園里還停著一輛挖掘機。由于城中村拆遷,學校又要搬了,這是一年內學校第三次面臨搬遷。
現場
挖掘機堵門,教室玻璃已碎
昨天,金文小學三年級學生丹丹報到時,差點不認識學校了。她所在的金文小學是所民辦學校,位于信息學院路與東風路交叉口向北500米的地方。她發現校門和傳達室都已被拆,校門口堵了一輛挖掘機,地上還堆著一些建筑垃圾。正對大門的兩層樓房,是他們曾經的教室,如今多數窗玻璃已碎,校園里還停著一輛挖掘機。
“今天報到,明天正式上課,接下來的一個月估計還在這里上課。”老師說。
“學校沒活動場地,條件不太好,但還算有個學校上。”家長李先生說,學校接收的多是在附近城中村居住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比如大鋪、姜寨等,有些住在陳寨和廟李的孩子也來這里上學。
今后將借用天明路小學校舍
前幾天,家長陳女士就致電河南商報說,金文小學大門拆了,推土機停在校園里,不知孩子開學去哪上學。“20日,老師打電話讓去學校登記,說開學通知分到哪個學校。”陳女士說,學校讓家長放心,“孩子肯定會有學校上。”
“老師說可能要搬到天明路小學,離這個學校也不太遠。”昨天,陳女士到學校咨詢后,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據老師介紹,學校所在的地方要拆遷,二至六年級的學生將借用天明路小學的校舍上課。不過,由于天明路小學是個新學校,目前水電安裝還沒有完全到位。
在搬到天明路小學之前,金文小學的學生要在老學校先上課,“開學了,不能耽誤孩子們上課。”
窘境
一年內,學校第三次面臨搬遷
其實,這不是金文小學第一次搬遷。
“去年8月就說我們學校所在的地方要拆遷,學校得搬走,我們解散了幼兒園,學校從信息學院路,搬至國基路與渠東路交叉口附近。”金文小學的一名負責人說。
陳女士說,搬到國基路后,學校一下子遠了好多,孩子上學有些不便,“不過我們這里的家長多是外地人,孩子有個學上就已經知足了。”
結果,好景不長,“沒想到今年春季開學時,學校告知家長,學校要再次搬回原來的地方,信息學院路的老學校還沒拆,國基路的學校突然又要拆了。”陳女士說。
據校方介紹,由于找不到合適的地方,金文小學又從國基路搬回了信息學院路,將原來的幼兒園教室改成了小學教室。
半年內兩次搬遷,讓一些家長有意見。“學校搬遠了,孩子上學不方便,但找不到學校上,搬遠了也得跟著去。”姚先生說,學校居無定所,孩子也很可憐。
前段時間,學校傳出要再次搬遷的消息,有些孩子辦理了轉學手續,有的則轉回老家上學。“搬到天明路小學,以后還會再搬嗎?”在校門口,一些家長表示擔心。“在學生畢業前,應該是不會再搬了,我們會把這些學生都送畢業。”老師說。
說法
學校:
找個合適的地方太難了
搬來搬去,學生和家長不樂意,學校也不情愿。
“小學不像中學,孩子小,搬得遠了上學不方便。”金文小學的老師說,搬遷對學校也沒好處,每次搬都需要費用,還影響生源。
據了解,金文小學前身為文化路一小分校,2003年開辦,學生最多時有1500人。幾次搬遷讓學校流失了一些學生,如今留下來的學生有二三百人。
前段時間,剛傳出學校要拆遷,還沒協調好場地時,學校發信息告知家長,愿意留下來的到學校登記,等待分配,想轉走的學校會配合辦理轉學手續,有一部分孩子轉走了。
“想找個合適的地方,太難了。”金文小學的一名負責人說,她找過很多地方,要么是房租太貴,要么是場地不合適,“有的大學校舍閑置,但寧愿租給培訓機構也不愿租給小學”。
“金水區教體局對我們很支持,當初沒找到校舍時,教體局承諾幫忙解決學生的分流問題,借用天明路小學校舍的事,也是教體局幫忙協調的。”學校負責人說。
學生:
希望有能跑步、打球的校園
在學校教室內,密密麻麻擠滿桌椅,有些教室里還沒有窗戶。“教室最起碼應該是寬敞明亮的。”一名學生家長繳完費后,遲遲不愿離去,她說她準備和校領導說說,看看能不能給教室里裝個電扇,“在教室門口站了一會兒我都一身汗,孩子在里邊一坐半天,該多難受。”
“孩子聽說要去天明路小學,很高興,那里條件好,即使遠點也愿意。”一名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一直希望學校有寬敞明亮的教室,有運動場,能跑步打球。
優點:設定方便、機動性高 缺點:事后要改裝較難,可能會忘記按下安全鈕 優點:費用便宜,適用性高 缺點:部分款式稍長孩童仍可取下,影響采光通風與視野 優點:費用便宜 缺點:想開合窗簾使用拉繩時較麻煩,且容易忘記 【詳情】
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