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7 09:14:00 來源:東方今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壓歲錢去哪兒了?變成反光背心啦!】同學們,你的壓歲錢都咋花了?有愛在這個冬天不會冷!昨天上午,鄭州市一位13歲的初中生拿出自己的壓歲錢,為環衛工人購置了200件反光背心和40個反光錐,小伙伴們,我們一起為這個孩子點個贊吧!
當多家愛心企業爭相響應東方今報倡議的為環衛工人“訂制溫暖”時,昨天,一名13歲的初中生也拿出了自己的壓歲錢,為環衛工們購置了200件反光背心和40個反光錐。鄭州市交巡警一大隊也專門買來反光標識,貼在環衛工的清掃車和掃把上。
【行動】
用心良苦 想讓孩子加強環保意識
“我可以帶孩子參加你們的活動嗎?等他考完試,我就帶他和你們一起去獻愛心。”1月14日,東方今報發出為環衛工人“訂制溫暖”倡議的當天,溫暖熱線接到王女士的來電。王女士說,孩子平時很少有機會接觸社會,和環衛工們幾乎沒有接觸,之所以帶著孩子參加,主要是想讓孩子親自感受一下勞動的不易,加強環境衛生保護方面的意識。
純真愛心 用壓歲錢買反光背心
昨天上午,東方今報記者在鄭州航海路上見到了王女士及其13歲的兒子馮浩軒,王女士早已打探好,航海東路上有一家賣反光背心的店鋪。
“有沒有質量好一些的?可以穿得時間長一些,反光作用好的?”在店鋪里,王女士細心地挑選。挑選間隙,王女士說,給今報打電話時孩子還在學校,考完試回到家,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兒子,“沒想到孩子說要用自己的壓歲錢買反光背心。”王女士說,兒子的決定讓她很欣慰,當即就答應了兒子的要求。
浩軒說,他每年有1000元左右的壓歲錢,平時也舍不得花,拿出來一些給環衛工們買反光背心“不心疼,覺得很值”。
經過仔細挑選,馮浩軒和媽媽決定,買200件反光背心和40個反光錐。
社會體驗 和小伙伴們一起愛護環境
購置好反光背心和反光錐,王女士決定,和浩軒一起把其中一部分物品親自送到環衛工手中。接近中午時,東方今報記者和王女士母子來到中州大道與貨站街交叉口附近的道班房。
“爺爺,這個反光背心送給你!”進入道班房,兩位60多歲的環衛工師傅正在做飯。突然有陌生人送來反光背心、反光錐,還有手套、口罩、護手霜等物品,兩位師傅看上去有點“蒙”,手里拿著的菜刀都沒來得及放下。記者告訴他們,這是身邊的這個孩子用自己的壓歲錢買的,兩位師傅這才回過神兒,連聲說:“謝謝!”
正在這時,剛剛下工的女環衛工王師傅“回家”,看著眼前的陌生人送來的禮物,直念叨:“你們咋恁好哩,你們咋恁好哩。”當聽說反光背心是孩子用壓歲錢買的,王師傅一臉驚訝,不停道謝,讓靦腆的浩軒紅了臉。
“回去一定告訴同學,我們一起愛護環境。”在馬路邊向環衛工們贈送反光背心的浩軒說。
愛心傳遞 昨日今報是“最可愛的人”
昨天下午兩點,鄭州市東大街紅旗廣場游園,棉被、手套、口罩、護手霜等愛心物資在地上擺起了“長龍”。
“這手套質量真好!”“一會兒干活有口罩戴啦,護手霜真香啊,還是綿羊油的呢……”鄭州市管城區市政建設管理局副局長盧保剛和東方今報全媒體中心副總監、社會部主任夏友勝一起,為50多名環衛工現場發放溫暖禮物,為企業傳遞愛心:100床棉被,來自綠地集團中原事業部;500副口罩、500雙手套、3箱護手霜,來自河南上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魏巍故里’?就是寫《誰是最可愛的人》那個作者吧?”游園內,一名市民看到牌樓上懸掛的“魏巍故里”牌匾,詢問身邊的同伴,又看著擺放在地上的愛心物資說:“今天,東方今報就是‘最可愛的人’。”
盧保剛介紹,除了現場發放的物品之外,剩余物資將分別發放給下轄的9個辦事處以及衛生隊、垃圾清運公司等11家單位的環衛工人。
相關新聞
清掃車貼上了反光標識
東方今報連續報道為環衛工“訂制溫暖”后,鄭州市交巡警部門也對環衛工的交通安全十分關注。昨日,鄭州市交巡警一大隊專門購買了反光標識,貼在環衛工的清掃車及掃把上。
昨日,在鄭州市紫荊山立交橋人民路下橋口處,鄭州金水區機掃三公司的30多名環衛工一邊擦拭停在路邊的8輛清掃車,一邊聊天。
下午3時許,鄭州市交巡警一大隊保通中隊中隊長張福志及民警林友力,帶著準備好的反光標識來到這里,首先為清掃車貼上反光標識。
“白天可能作用不大,但是晚上,汽車的燈一照,大老遠就能看到咱們的車。”環衛工老劉一邊幫民警貼一邊說道。隨后,民警們又在掃把上貼了這些標識。
此外,民警還將東方今報準備好的100雙手套及100瓶護手霜,送給了環衛工們。
拿到新手套的環衛工老宋,趕緊將手上沾滿油污的手套摘下來,高興地說:“剛來就領雙新手套,真好。”
據金水區機掃三公司負責人劉震介紹,他們轄區共732名環衛工。最近,劉震也關注了東方今報給環衛工們送溫暖的行動。沒想到,這么快就給他們送來“溫暖”了。CF
【倡議】
遇到橙色馬甲請放慢車速
網友宋揚帆:心痛!遇到橙色馬甲,請您放慢車速!
網友@王璐and美玉也不一定是我:親眼看見高速公路上環衛工人穿梭在馬路上撿垃圾,很心酸。希望每個人都能手下留德,每個司機都能認真開車,為自己更為他人負責!請尊重每一個生命!
【建議】
1.提高環衛工安全意識
網友冰的天使心:環衛工確實很辛苦,但是安全意識培訓不足也是一方面。每次騎電動車上班,總會遇到有些環衛工冷不丁出個掃帚或彈出身體,造成雙方不安全。在立交橋上車速較快時,司機確實反應比較慢。誰也不想發生事故的,不是有一起事故就是為了躲避環衛工才造成翻車的嗎?真覺得該提高環衛工的安全意識。
網友長河漠煙:我主要想說,環衛工人得先注意自身的安全,然后再工作,因為不可能杜絕汽車撞人的事故發生,但得學會不被撞,那就需要加強安全意識。
2.冬季延緩清晨作業時間
一名新鄉的網友留言稱,冬天天黑得早,亮得晚,環衛工人的上班時間應該調整,司機開車應該慢點,對自己和別人都負責。
3.“硬件”跟上保障安全
網友民安于律清:拿著不高的報酬,干著別人不愿意干的活,為了一家老小生計,在車水馬龍的高危場景中苦苦掙扎!司機們,珍愛他人生命,請你緩行……多購進幾輛掃地車,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讓環衛工遠離危險。
網友聲動亞周:建議給環衛工穿像交警那樣帶有LED反光的裝備,那樣能夠使他們在車流、人流中更顯眼。(CF)
讀一送一
敏敏和王德群的新年愿望實現啦
看媽媽煮玉米辛苦,8歲女孩敏敏(化名)悄悄致電東方今報溫暖熱線想要件新衣服;在鄭州當保安的王德群,想給在老家的侄女申請個“兒童溫暖包”。昨日,這兩位讀者的愿望都實現了。
看了今報1月15日的報道后,在鄭州當幼師的蔡女士當即購買了新衣服和書包:“大忙幫不了,一點小心意。”
昨日,東方今報記者再次來到敏敏家,送來蔡女士的心意。在十幾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敏敏看到一直想要的紅色羽絨服,高興地穿在身上。“漂亮,顯得又高又白。”敏敏媽媽夸獎道。
敏敏最大的愛好就是跳舞,“拉丁、爵士、肚皮舞……我都會”。記者讓她表演一個,她毫不怯場,跳了一曲“天竺少女”。跳完,敏敏把新衣服脫下來,小心地疊好,連吊牌都沒摘下:“過年再穿。”
同樣,昨日圓夢的還有王德群。王德群老家在南陽方城縣農村,侄女珍珍(化名)現在11歲,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她不到一歲時,父親在外地打工因故去世,后來母親走了,至今沒音信”。 昨日下午,王德群已經幫侄女拿到了東方今報聯合省慈善總會送出的“兒童溫暖包”禮物。
“有羽絨服、襪子、帽子……可多呢。”王德群說,“侄女肯定可高興,這和親戚送她的意義不一樣。”ACDF
昨日,鄭州市紅旗廣場,來自愛心企業的棉被、口罩、手套、護手霜等物品擺成了“長龍”
1月16日,鄭州街頭,馮浩軒把用自己的壓歲錢買來的反光背心送到環衛工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