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映象網 導航 - 收藏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教育 旅游 圖庫 社區
                >> 返回映象網首頁
                "教師卡"教師家長不"待見" 肥了誰的腰包

                2013-09-06 09:39:00 來源:人民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一張印有“老師,您辛苦啦”字樣的精美卡片,竟是面額為500元的禮品卡。教師節臨近,在一些電子商務網站,一種有固定面值的教師節禮品卡已經上架并在熱賣。

                  面額200元至1000元不等

                  5日,記者登錄京東商城網站,發現京東禮品卡教師節版正在發售。禮品卡共有4種,面額從200元至1000元不等。卡片上印有“Happy Teacher's Day”和“老師,您辛苦啦”的字樣。

                  在該產品的評論頁面,評價超過1000條。從評論內容看,多數是買來送給老師的。“送人很好”、“送給老師的禮物”等字眼,在買家評論中頻繁出現。記者留意到,最早的買家評論可以追溯到2012年9月。

                  記者從京東商城客服處了解到,禮品卡分為實體卡和電子卡,都可用于購買京東商城產品。購買禮品卡還可以開發票。客服熱心地告訴記者,這種教師節禮品卡主要購買群體是在校學生和家長,500元面值的最熱銷。

                  家長:“別人都送,我不送不好吧”

                  對于這種禮品卡,家長們的態度存在分歧。

                  學生家長李先生表示很反感,“某種意義上講,送禮品卡是一種行賄行為,商家趁機打造行賄產品,為家長提供了行賄手段。送卡送禮的背后牽涉到太多利益,比如學生考學、評獎。”學生家長劉先生表示,他沒有聽說過這種卡,也不會購買,這會助長不良的社會風氣。

                  更多家長則表示無奈。北京的郭先生說,他會考慮購買,因為這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可以讓老師多照顧自己的孩子,“別人都送,我不送不好吧”。

                  感謝教師,一定要送禮嗎?

                  北京某小學的張老師認為,送禮品卡其實沒有必要。“我能理解家長的心情,我自己作為家長也會糾結要不要給老師送禮,希望老師多關注我的孩子。”張老師說,其實,教師節送賀卡或者鮮花的學生和家長比較多,最多的是賀卡,學生自己畫的,還很認真地寫了字,老師收到很高興。

                  商家炒作被指背后推手

                  面對禮品卡,家長和教師都有些“糾結”,為什么教師節禮品卡還能年年熱賣呢?

                  在1號店的教師節禮品卡售賣頁面上,記者看到這樣一段商品介紹:“1號店謝師卡,以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為設計元素,用此卡作為饋贈禮物更顯新意。”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竟被當成商家推銷的噱頭。

                  不少家長表示,商家炒作可能是此種風氣盛行的深層原因。“不管什么節日,商家都能想出賺錢的花招。似乎過個七夕不送花就是不愛老婆,母親節父親節買的營養品越高檔就越能表達孝心,現在輪到消費教師節了。最可怕的是,鋪天蓋地的商業宣傳極有可能造成一種假象,似乎送這樣的禮品卡成了一種社會接受的潛規則,從而蒙蔽了善良的家長。”北京的魏先生表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喬新生認為,這種禮品卡的出現反映出社會道德底線的不斷下滑。教師節本來是教師這個光榮職業享有的美好節日,卻在有些地方被異化為收禮的日子,將師生關系異化為金錢交易關系。

                  如何杜絕這種現象繼續蔓延?專家指出,一方面要完善制度,防止教師公開收禮。另一方面,希望各學校在教師節前發出倡議,讓教師能夠過一個安靜的節日。

                分享到:

                    查看全部評論(0條)

                    發表評論

                    映象網>> 教育頻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熱點關注

                    新聞|財經|娛樂|女性

                    教育|旅游|圖庫|社區

                    幫助 - 廣告 - 友鏈

                    導航 - 收藏 - 頂部

                    映象網手機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