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供電公司助力地方特色經濟發展側記
近年來,河南省郟縣強力實施“工業興縣和招商引資”總戰略,大力發展開放經濟、民營經濟、特色經濟模式,實現了財政收入、農民收入、特色產業發展的新突破。如今,郟縣的特色經濟已駛入發展“快車道”,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落戶農家,大中小特色項目遍布工業區,猶如抖落人間的熠熠“星辰”,使這座小小的農業縣城煥發出勃勃生機。
隨著電網架構的日益堅強和優質服務的不斷深化,作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郟縣供電公司幾年來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經濟發展先行官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特色經濟發展到哪里,線路就架設到哪里,服務就跟進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受到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評價:“郟縣縣域經濟的發展,從特色開篇,特色布局,做足特色文章,當地供電部門功不可沒!”
“惠農”工程成就發家“寶貝”
鏡頭:11月5日,在位于前王莊村的平頂山市遠航實業有限公司,一片繁忙景象,一車車“待嫁”日本的理想大根蘿卜、高菜過磅后被推進車間。“今年我們每口井都實現了電灌,水分充足,收成比任何一年都好,我家的3畝蘿卜賣個15000多元沒問題!” 村民王春勤樂呵呵地說。
聚焦:郟縣是一個農業大縣,56萬人口中,有95%在農村,因此,農村經濟的發展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幾年來,公司在“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戰略指引下,相繼實施了“戶戶通電”、農網完善、新農村電氣化建設、農田機井通電等“惠農”工程,對改善農村電網、推動郟縣特色農業、種植業、加工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定格一:蘿卜也能賺外匯。長橋鎮前王莊村兩委會幾年前引導村民發展特色農業--種植日本理想大根蘿卜,水利灌溉條件曾一度制約了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據電工王國銀介紹,原來澆一遍地至少要10天左右,實施農田機井通電工程后,全村34眼機井可同時使用,3天就能澆一遍。灌溉條件的便利極大調動了村民的種植積極性,很快形成了以前王莊村為中心,輻射周邊11個村莊,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的蘿卜生產基地。種植面積的擴大同時帶動了深加工業的發展,去年8月份,該村投資1800多萬元建成了一條精加工生產線,年生產成品小菜2000噸,年創收外匯150萬美元,成為平頂山市唯一的農業創匯項目。
定格二:回族茶香飄四方。姚莊回族鄉茶食文化積淀深厚,飲食服務源遠流長。近年來,該鄉大力發展特色飲食文化,電力供應一度成為發展“瓶頸”,隨著姚莊茶食園李―姚10千伏專供線路的建成及周邊2個電氣化村改造的全面完工,姚莊茶食文化終于擺脫多年發展“冷凍期”。目前,全鄉已發展飯店、茶館30多家,燒雞、燒兔店20多家,建成規模飼養場9個、牛肉屠宰加工廠15個,年屠宰量300多萬公斤,產值達3600萬元。
定格三:花生放在網上賣。11月14日,王集鄉雨霖頭村青年農民呂明亮坐在電腦前,與浙江客商在網上簽訂了10噸花生米供貨合同。該村花生加工業從1991年起步,但由于供電半徑大,電壓不穩,不是機器轉不動就是花生皮剝不凈,因此一直處于小打小鬧狀態。2007年初,該村實施了電力線路改造后,充足的電力為花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當年就新增加工戶98家。如今,該村已有花生加工戶278家,加工設備367臺,年產量4500萬公斤,產值超過2億元,所產的花生米遠銷云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成為該地區最大的花生生產、加工、銷售基地。
電力充足加速企業“孵化”
鏡頭:“由于安北35千伏新建變電站的建成投運,我們二期投資8000萬元的地板磚生產線可以提前半年開工!” 10月20日上午,談起在郟縣投資興業的電力供應,華泰陶瓷有限公司經理王巖南興奮不已。
聚焦:幾年來,郟縣供電公司根據項目建設謀劃電網:開工建設35千伏安北變電站,立項茨芭、城東兩個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根據項目發展搬遷線路:先后搬遷黃于、黃南、黃工、黃鋒四條10千伏線路為城東工業園區讓路;自籌資金為企業架設專供線路,為特色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能源支持,起到了企業“孵化”器作用。
定格一:能源優勢引發“核變反應”。神前陶瓷工業集聚區創建伊始,公司就為該區架設了10千伏專板線路,保證了雙回路電的正常供應,隨著該聚集區的發展,又開工建設35千伏安北變電站。充足的電力供應和良好的投資環境使得各地客商爭相前來投資辦廠,資源優勢、能源優勢顯現“核變反應”,僅年初以來,該區就落戶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6個,合同利用外資1.4億元,實際到位項目資金1.2億元。
定格二:自籌資金探索“雙贏模式”。近兩年來,公司先后自籌資金為白廟鄉產業集聚區架設10千伏線路一條;為佳瑞特公司、華泰陶瓷公司、圣光醫藥公司架設10千伏專板線路三條;為天廣水泥集團二期工程架設35千伏線路一條。用電量的大幅增長驗證了自籌資金為企業架設線路的“雙贏模式”成效顯著,圣光醫藥公司年增加電量350萬千瓦時;馬亮磨具公司年增加電量230萬千瓦時;華泰陶瓷公司年增加電量400萬千瓦時;天廣水泥集團年增加電量8000萬千瓦時。
定格三:特色經濟已成“強力磁場”。目前,電力供應充足、各項功能齊全的特色經濟集聚區已成為吸引項目落地的“強大磁場”。如今,除神前陶瓷產業集聚區外,郟縣還有廣天鐵鍋、黃道電力建材、李口焦化、茨芭鈣鎂建材、白廟機械制造5個特色鄉鎮產業集聚區和1個縣級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已達255家,成為該縣引進高新技術企業、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引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