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點爭奪將繼續 7月收官難樂觀

                2013-07-29 09:19    來源:金融投資報

                    盡管上周滬指累計上漲0.91%,但在招商銀行和京東方A巨額再融資的影響下,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有關人士對本周的7月“收官戰”出言謹慎,并建議投資者以觀望為主,股債組合投資者增債減股,順勢而為。

                    市場難以承受巨額再融資

                    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曾憲釗說,影響目前市場流動性的利空因素很多:其一,巨額再融資。在招商銀行推出285億元的配股方案后,京東方A再度拋出460億元的定向增發意向。有統計表明,今年以來,包括增發、配股、發債等方式已經實施和發布預案的再融資規模達到1.94萬億元,超過A股過去10年IPO總和。

                    其二,貨幣政策相對從緊。盡管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稱,貨幣政策將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只要經濟增長速度不低于7%,通脹率不高于3.5%,就不會出臺大的刺激政策,而從今年后幾個月的情況看,貨幣政策相對于上半年而言將穩中偏緊。

                    其三,從周邊市場來看,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力度將逐漸減弱甚至取消,美元指數會相應走高,人民幣匯率將趨于穩定,甚至不排除在一定時期內下行的可能,“熱錢”流出致市場流動性減少。“更為嚴重的是,市場預期像這樣的巨額再融資還會出現,市場難以承受擴容之重,在這樣的擔心下,誰還愿意進場交易?”曾憲釗反問記者。

                    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沈正陽說,不要指望央行在大規模“開閘放水”,而分流資金的因素卻很多。招商銀行拋出285億元再融資方案,京東方A推出460億元的定向增發方案,對市場資金面的沖擊將是巨大的。特別是如果其他上市公司也效仿而行,那么,市場走勢就將越來越弱。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通過發債融資的也有井噴之勢,截至目前,包括企業債、金融債、短期融資券以及可轉換債券等在內的發行數量已經達到457起,涉及金額高達1萬多億元。”沈正陽提醒道。

                    淘汰落后產能影響待觀察

                    工信部日前公布了今年首批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要求力爭在2013年9月底前關停這些落后產能,確保在2013年年底前徹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區轉移。包括19個行業,其中水泥、紙業等行業涉及公司較多,分別為140家與274家。19家上市公司在列。

                    對此,沈正陽說,每年都在要求淘汰落后產能,但收效甚微,這其中有地方政府的原因,因為不少地方政府還得靠這些落后產能行業貢獻稅收。從短期看,會對相關行業及其企業帶來一定的沖擊,但從中長期來看,將表現為中性偏正面。

                    曾憲釗說,近期公布的產能淘汰名單中共包括19個工業行業,其中水泥、紙業等行業涉及公司較多,分別為140家和274家。事實上,除了這些被工信報點名的行業外,還要不少行業甚至包括新興產業中的一些子行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淘汰落后產能過去就有過,但效果不佳。”曾憲釗認為,特別是在這些行業中的庫存量較大的上市公司,都是目前業績不佳的公司,因此,在短期內不要指望他們的業績會有一個大的改觀。

                    在曾憲釗看來,在去庫存過程中,使落后產能被淘汰,使經濟結構得到調整,使市場供求關系得到改善,將有利于加快衰退期行業的整改和重新發展,起到延長行業生命周期和加速新興產業產能快速擴張的雙重作用,對于A股市場而言,并購重組的機會也將增多,會對市場形成利好影響。

                    分化特征下尚需順勢而為

                    “在穩經濟政策推出和再融資壓力的相互作用下,在7月的最后一周里,市場還將在2000點一線反復纏斗。”曾憲釗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找亮點:一是從目前正在公布的中報中尋找亮點;二是從經濟轉型過程中國家政策支持的新興產業中尋找亮點;三是從目前涉及手機游戲、手機傳媒、電子支付題材的個股中尋找亮點。

                    沈正陽說,雖然2000點將成為反復爭奪的對象,但市場不會出現方向性的突破。在看不清市場運行方向的情況下,最好觀望,即使參與也只能低倉位短線介入一些因事件性引發的熱點個股。

                    華夏基金鄧湘偉說,從短期來看,創業板估值偏高,成長股投資存在風險;大小非解禁與IPO重啟等潛在因素都會對現有估值造成壓力。隨著中報披露,業績差的偽成長股將會紛紛暴露,在下半年流動性趨緊的情況下,成長股估值或難以提高。“資產配置比例也應該遵循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的原則,在目前股票市場風險多于機會的情況下,投資者應增加對債券類資產的投資比例,而減少對股票類資產的投資比例。”鄧湘偉說,如華夏永福養老基金在股債投資方面實行三七開。因為6月“錢荒”退潮,債券長、短端收益率輪番調整,短端收益率調整已經相當充分,目前正在從長端向中端蔓延,近期債券價格還在下跌,收益率吸引力不斷增加,目前正處于較好的投資時點。

                    鄧湘偉表示,A股市場結構分化特征日趨凸顯,傳統周期性行業難有系統性機會,代表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新興產業才是大勢所趨,因此將長期看好成長股,如主題類的養老、醫藥類公司,不過前提還是要精選投資標的,有效分散風險。

                    (楊成萬)

                責編:趙婉錚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電商風云2013

                電商風云2013

                2013風起再起,電商企業如何脫穎而出。

                投資者如何看球?

                投資者如何看球?

                中國足球有望獲得國家層面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