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化只需2~3年 多只石墨烯概念股再遭炒作

                2013-05-30 08:53    來源:東方財富網

                  石墨烯概念股在過去幾年,多次在疲軟的市場上激發起資金的炒作熱潮。據相關媒體報道,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始院長、深圳力合創業投資公司董事長馮冠平在5月28日出席“科技金融講座”時表示,石墨烯產業化最多只需2~3年。

                  或是巧合,或是受此觀點推動,昨日石墨烯概念股全線暴漲。華麗家族(600503.SH)漲停,收盤報6.83元;當升科技(300073.SZ)升5.06%,中國寶安(000009.SZ)升2.55%,力合股份(000532.SZ)升1.1%,方大炭素(600516.SH)升1.72%。

                  此前,業界一直估計石墨烯的產業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樂觀估計尚需10年。記者就此事進行采訪時發現,玄機在于“產業”的理解。

                  江蘇某石墨烯產業園一位內部專業人士則告訴記者:“目前所謂的產業化,都沒考慮生產成本,僅僅是實驗室制備,或者類似實驗室制備技術。產業化需要的是產業可以接受的成品質量與價格。天價的東西,只有實驗室用,沒有人會拿來開工廠。”

                  今年以來,公告涉足石墨烯研究或是專利申請涉及石墨烯的公司如過江之鯽,都宣稱自己的專利技術將在新材料領域有所突破,但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專利技術和產業化相距甚遠。

                  方大炭素今年5月9日公告稱,近日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對“以石灰石為原料制備石墨烯的方法”授予發明專利權通知書。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的優點在于:制備工藝過程簡單,原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安全性高、綠色環保。本專利的取得,將對公司未來高端炭素產品開發,新材料領域拓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中國寶安5月3日也公告稱,4月28日收到“制備球狀石墨烯的方法”的發明專利證書。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備球狀石墨烯的方法,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高石墨烯的密度,方便運輸和儲存。發明形成的石墨烯球可作為碳微球應用于催化劑載體、藥物運輸、鋰離子電池以及超級電容器,安全性能高,可以連續制備生產,處理量可控可調,適宜大規模生產。

                  中國寶安也稱,石墨烯產品處于應用研究階段,鋰離子電池用石墨烯導電劑處于測試認證階段;石墨烯導電劑用于改善極片導電性獲得初步評價認可;石墨烯納米導電液、高分子-石墨烯復合材料、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材料等開發正在快速推進之中。該專利的取得對生產經營及收益影響近期無法判斷,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盡管如此,也有人似乎并不看好石墨烯的前景。間接投資參與石墨烯研發的力合股份5月28日晚間公告,股東寧波順諾貿易有限公司自2012年12月6日至2013年5月22日通過深交所證券交易系統合計出售力合股份38.98萬股,占總股本的0.11%。截至5月28日,寧波順諾貿易有限公司持有力合股份484.5萬股,寧波恒綿貿易有限公司持有1200萬股。寧波順諾和寧波恒綿均為杉杉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屬一致行動人。寧波順諾減持后,兩者合計持有力合股份比例降至4.89%。

                  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石墨烯產品在世界的產業化道路只是在起步初期,而目前的突破也主要是在實驗室階段,大量投產以及規模產業應用依然需要一段時間,石墨烯對相關上市公司盈利的貢獻也很難判斷。(李雋 張霞)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