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軍密集調研憂心資金池 最怕券商盲目學信托
“代銷信托要保持一種高度的警覺,關鍵是別接最后一棒,否則最后砸的就是券商柜臺”
冬天里,券商正在經歷新一輪的優勝劣汰?!芭J星f別來得太早,擔心一輪牛市又把券商毀了?!弊C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評價,牛市中的券商浮躁、自我感覺很好,“其實只是騎了一匹快馬,摔下來啥也不是?!?/font>
自2012年底開始,張育軍陸續對多家證券公司進行調研,足跡已遍布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東海證券、國信證券等十幾家券商。在券商行業高舉創新大旗的同時,他的設想和憂慮也如影隨形。
據理財周報獲悉的調研記錄,張育軍正準備清理資金池業務,他最擔心的是,雖然券商資管規模破萬億,但如果沒有實現資金和項目一對一,學信托可能會被卷入下一輪的清理。
“我很擔心信托三五年后資金池枯竭”, 張育軍不只一次地表示擔憂,“代銷信托要保持一種高度的警覺,關鍵是別接最后一棒,否則最后砸的就是券商柜臺?!?/font>
最擔心券商學信托
去年,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突飛猛進超過萬億。張育軍一直看好券商的資管優勢,他認為相比信托、保險和銀行,券商擁有2500多家上市公司資源,開發高端產品的能力掌握在券商手里。
不管是去年10月份張育軍在廣州東方賓館召開的閉門會議,還是11月開始的逐家券商調研,資產管理都備受關注。
借通道業務沖規模的方式,很多券商不以為然,張育軍認為:“通道業務肯定不是資產管理業務的主流”。
調研期間,十幾家券商相關人員分別就自身的業務特點向張育軍等人做了詳細匯報。其中,討論得最多的是資金池業務。
張育軍在發言中多次表示自己的擔憂,頻頻出現“很危險”、“騙局”、“救不了”這些字眼。他說,資金池的最大問題就是各種錯配,資金池說是投融資平臺,但客戶的資金拿來干什么客戶并不清楚。
以信托的資金池為例,很多房地產項目,過去以13%、15%的收益承諾投資人,三年后發行的這些項目根本拿不回來收益,本金都保不住,收益大幅下滑。而券商又不同于銀行,銀行有很多優良的機制,如撥備等。
去年底,曾傳證監會緊急叫停資金池業務,隨后資管規模破萬億并未叫停。張育軍對調研的券商坦言,他最擔心的是券商學信托,包括代銷信托產品。
“代銷資金池理財產品,三五年后如果本金都收不回來,券商作為代銷機構怎么辦?那時客戶不管發行人是誰,可能會去砸你柜臺,因為是你賣的。”
張育軍甚至認為資金池業務“以豐補欠有時候很危險,說得不好聽,也就是個騙局?!彼f:“我很擔心信托三五年后資金池枯竭,包括城投那些項目?!?/font>
“我擔心的就是資管業務,盲目學習,接了最后一棒”,不僅是資管產品設計,還有代銷。他在調研時提醒券商,“代銷信托要保持一種高度的警覺,關鍵是別接最后一棒,否則最后砸的就是券商柜臺?!?/font>
他的擔憂不無道理,城投的籌融資規模已經達到15萬億,投出去如果沒有收益,該怎么辦?“中國國民經濟體量這么大,一出事的話,已經沒有人能救得了信托,也沒有人能救得了城投?!?/font>
這也就是張育軍不希望看到券商學信托的原因?!靶磐性谶^去三十年清理過五次,我擔心下次清理之后把券商牽扯進去,那就很麻煩了?!?/font>
他理解的券商資管產品應該是一對一的,“一塊資金,對應一個項目,對應一個投資人”,這樣資金的去向就是明確的,項目、使用、收益、投資人是清晰的,券商產品應該是標準化的資管產品。
據了解,郭樹清在頒布代銷業務管理辦法前后也很猶豫,所以請機構部在規定中明確券商決不能代銷資金池產品。允許代銷的必須是標準的一對一的產品,項目投資的來龍去脈要能說得清楚。
希望投行全方位轉型
2012年券商行業高舉創新大旗,一些創新政策相繼出臺,尤其集中在資產管理方面。張育軍在上海券商調研期間,再次提出資產證券化。
“一個是以企業資產為基礎的ABS,一個是我們數十萬億的房地產、不動產基金、信貸資產證券化,這塊領域加起來,大概有100萬億。”據了解,中信證券可能將要成立一個不動產資產管理子公司,管理不動產直投基金。
除了資產管理業務,調研中張育軍關注的還有券商的經紀業務及交易功能。
關于是否放開證券公司網點設立,券商意見不一。
以中金公司為代表的強烈要求放開網點設立,而以銀河證券為代表的則反對放開。證監會正在考慮折衷的做法。
“交易功能是券商最核心的功能?!睆堄娬J為,“交易功能的核心是資本中介業務的完善,是要吃價差的,和交易所所謂的交易是有本質的區別”。
張育軍建議券商向高盛、中信學習,中信的策略交易模式已經可以大規模地賣產品。
另外,他對當下投行業務的窘境反而不以為然,“現在是一些投資銀行脫穎而出的最佳時期”,張育軍從行業優勝劣汰的角度看,覺得這個低迷行情持續一段時間未必是壞事。
“看誰會倒下,誰能脫穎而出,經過這個功夫歷練出來,那咱們就有譜了?!?/font>
其實,他擔心一輪牛市又把券商毀了。牛市中,“券商浮躁、自我感覺很好,誰都認為自己是偉大的投資銀行家,誰都認為是偉大的投資基金經理,其實他只是騎了一匹快馬而已,摔下來啥都不是。”張育軍表示。
所以他希望投行不只以IPO業務為核心,而往資產證券化、場外市場業務、固定收益市場業務、私募市場業務等方面謀求轉型。
此外,在國泰君安調研時,張育軍則明確表示會全力支持國泰君安盡快上市,“相信市場今年會提供機遇,會提供時間窗口。”(楊慶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