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掘金撤退板 創業板撤材料企業成并購熱門
“撤退板”里有黃金。
在史上最為嚴厲的IPO財務核查運動下,有投行人士指出,因難擋業績下滑而被迫大幅撤退的IPO申報企業或將成為并購重組的“黃金標的”資產。
“撤下來的企業是并購的好標的,對于已經歷IPO輔導流程的企業來說,前期股權清理、資產完整性、財務報表、公司內控治理等方面都已得到規范,相比未經歷上市流程的企業,節省運作成本。”北京地區一位投行人士表示。
1月12日,成飛集成(002190.SZ)推出的重組方案受到二級市場滿堂喝彩,其股價隨即在其后的1月14、15日、16日連續漲停。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擬注入成飛集成的資產同捷科技,此前曾兩度謀求上市運作均未果,更于2009年9月折戟于創業板發審委。
而同樣折戟于中小板IPO的德勤集團,則華麗轉身為拯救*ST北生(600556.SH)避免退市的關鍵稻草。
在*ST北生去年12月發布的資產重組方案中,德勤集團將作為借殼標的注入到公司中。此外,已接受華林證券上市輔導的吉安集團,亦最終放棄IPO大軍,轉而借殼山鷹紙業繞道上市。
這意味著,在并購重組審核提速的背景下,曾經主動或被迫從沖刺IPO之路上“撤退”的企業,正成為未來投行并購重組運作的重要標的。
創業板撤退潮掘金
在“史上最嚴厲IPO財務檢查”背景下,因財務下滑而被迫撤退的創業板申報企業或將成為并購的標的。
“撤退企業或許并不能都稱得上是黃金標的,但的確是并購重組一個新思路。”上述保薦人對記者表示,“不可否認撤資料企業或者被否企業中的確存在財務瑕疵,但也有部分企業因為難耐排隊煎熬或者轉道海外上市考量才主動撤回、放棄申報機會。”
投行人士表示,按此次審查標準,此類型企業或大多集中在創業板中。監管層此前表示,如果創業板企業業績出現下滑,則必須得撤材料。
而截至1月10日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創業板排隊企業中“終止審查”的企業已有47家,另有18企業“中止審查”。
而這些企業將成為并購者的獵物。
“最重要的是,并購重組跟IPO審核標準存在一定差異,以創業板公司為例,由于監管層最為注重申報企業成長性,報告期內若出現業績下滑都將導致企業被迫撤退,但是對于并購重組來說,并不強制要求注入資產后續業績保持連續成長。” 中信建投一位資深保薦人告訴記者。
該保薦人進一步指出,“從重組委會議反饋情況來看,關注問題主要集中在注入資產完整性、新注入資產與公司原有產業整合、公司長遠規劃及后續資金安排、資產評估、后續日常運作等方面,而”撤退板“企業由于經歷過券商上市輔導,前述問題已作出規范清理,重組成本相對較低。”
事實上,此類案例近期已有多宗。
1月12日,成飛集成推出的重組方案中,擬注入資產同捷科技實際上是一家創業板IPO被否企業。2009年9月22日,同捷科技上會創業板,但最終被否。
記者注意到,盡管在發審委出具的IPO被否原因中并未詳細闡述同捷科技創業板折戟原因,但有市場人士認為,股權過于分散和盈利持續性是導致被否主要因素。
結合申報稿、資產重組報告書等資料來看,同捷科技從原先的汽車設計公司逐漸轉型為模具制造和整車生產公司后,對其業績亦造成一定影響。公開資料顯示, 2011年同捷科技營業收入4.04億元,凈利潤尚有5261.04萬元,但及至2012年前三季度,其業績卻出現嚴重下滑,營業收入驟降至2.11億元,凈利更僅有570.8萬元。
盡管擬收購資產同捷科技業績出現不小波動,但多位投行人士卻認為收購標的資產較為健康,收購估值合理。“總估值6億,收購市盈率12倍,國內最大的汽車設計公司,這并購無論從目的和價格看都算得上純粹潔凈。”有投行人士如此點評。
產業鏈并購
同捷科技的案例為不少并購重組人士開啟掘金思路,有投行人士認為后續可多關注此類公司的重組價值,不少IPO撤退公司的資產情況實際強于同行業其他企業,是龍頭公司并購重組的良好標的。
“一直在關注從IPO渠道‘撤退’企業情況,一方面可以幫助上市公司拓展并購業務,另一方面也為上市無門的擬IPO企業尋找好平臺,對任何一方都是雙贏。”一位接受采訪的并購重組中介人士更直接向記者表示。
而此類重組的思路有不少是從產業鏈并購著手。
該人士告訴記者,“不光是行業龍頭公司,實際上一些中小板、創業板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后,背靠充裕的超募資金,也有同行業并購或者上下游并購以打通產業鏈的想法,資本運作空間較大。”
該說法也得到一位北京地區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認可,“收購同行業企業可以迅速并表,直接提升公司當期利潤;而相對創投股權投資,產業并購更看重戰略投資價值,因此更能忍受較高收購市盈率,易于并購事項達成。”
不過該高管也向記者私下表示,由于并購領域水很深,上市公司并不是專業創投機構,在并購方面沒有經驗很容易吃虧,必須依靠投行或者聯合創投企業尋找優質資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