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股價昨集體承壓 民生大宗交易遭跌停出貨

                2012-09-04 08:35    來源:證券日報-資本證券網

                  昨日,業績堪稱A股“高富帥”的四大行股價卻逆勢承壓,工農中建四大行分列銀行股跌幅前四位,跌幅均達到或超過1%;銀行股則位列行業板塊跌幅第一,且為兩市唯一出現下跌的行業。

                  此外,昨日大宗交易信息顯示,500萬股民生銀行股權被以10%的折價率拋售。

                  四大行領跌銀行股

                  昨日,A股打破“黑色星期一”魔咒,滬指上漲11.63點。然而,業績占據上市公司半壁江上的銀行股卻集體下跌。

                  盤面顯示,昨日四大行跌幅居前,工、農、中、建分別下跌1.31%、1.21%、1.08%和1%。16家上市銀行中,僅平安銀行和寧波銀行紅盤報收,其余銀行股價跌幅低于1%。銀行股則位列行業板塊跌幅第一,且為兩市唯一出現下跌的行業。

                  民生大宗交易10%折價

                  除了二級市場的集體股價下跌,民生銀行還在大宗交易市場遭遇“跌停價出貨”。

                  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信息顯示,昨日民生銀行以5.24元/股價格成交500萬股。按照民生銀行之前交易日(上周五)收盤價(5.97元/股)除息后股價(5.82元/股)計算,成交價折價率為10%,也就是說,民生銀行的成交價相當于觸及了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跌停價。按照規定,大宗交易的價格最低不能低于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10%。

                  該筆交易的賣家席位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番禺廣華南路證券營業部,買家席位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安亭證券營業部。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無論是“砸盤”四大行的資金還是跌停價大宗交易民生銀行的資金規模都并不算大。工商銀行盤中單筆成交量最大的一單也不足500萬元,其他三家銀行的情況也大致如此。由此可以初步判斷,并非賣方太強大,而是買方太弱小,銀行股的市場人氣難以聚集。

                  銀行股業績高增長為何市場不買賬?分析人士表示,銀行股正處于一個面臨考驗的時期。銀行的經營狀況雖然相比較還算不錯,且股價比較低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但當宏觀經濟下行時,市場對銀行股風險判斷的不確定性增加,銀行股難以掀起業績行情。(張歆)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