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債短期調整難改中長期向好

                2012-08-07 09: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期信用債出現(xiàn)顯著下跌,尤其交易所的部分公司債下跌幅度較大。當前信用債的利空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從供需力量對比來看,下半年信用債供給或大于需求。其次,經濟下行過程中,擔心信用違約事件發(fā)生。再次,存在獲利了結的因素,上半年許多機構已經完成了全年的目標,紛紛減倉。

                  我們認為,短期內信用債確實存在調整壓力,經歷了大幅上漲之后,信用利差處于歷史低位,尤其是銀行間的短融、中票,例如,大部分的短期融資券、超短融利率都比銀行發(fā)的同期限的理財產品利率還低。

                  但我們不認為債券市場將轉入熊市,前期看好債市的根本因素沒有發(fā)生改變。首先,從經濟周期的角度來看,本輪經濟復蘇將非常緩慢。上一輪刺激引起的產能過剩,例如鋼鐵、水泥、工程機械等,需要很長時間消化。其次,從結構主義的角度來看,我國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后,無論從人口紅利角度,從投資和出口的可持續(xù)性角度來看,以前的高速增長都不可持續(xù)。在剛剛公布的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央行首度承認中國經濟潛在增長水平或階段性放緩,擴張性政策刺激增長的效應可能下降、刺激通脹的效應則在增強。

                  信用債的利空因素,將隨著信用債的調整而動態(tài)變化。例如,從供需來看,當前的信用利差偏低,信用債供大于求,但如果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供求關系可能發(fā)生改變。目前加權期限5年左右的標準AA的城投債利率升至6.5%附近,5年期貸款利率為6.55%,如果城投債利率超過城投公司的貸款利率,對銀行的吸引力將加大,因為對城投公司來說,債券的違約成本顯然要大于貸款。

                  關于信用違約事件,我們認為暫時不會發(fā)生在債券上,可能銀行的不良率會小幅上升,但在當前的大環(huán)境下,真的發(fā)生債券違約的成本太大。更多的是對風險偏好產生影響,從而對估值和流動性產生影響。

                  看空信用債的理由認為,經濟好對信用債是利空,資產可能轉移到股票上;經濟壞也是利空,可能爆發(fā)信用違約事件。但是我們認為經濟很可能在不好不壞中振蕩前行,這與當前穩(wěn)增長的目標是高度吻合的。一方面防止經濟過快下滑;另一方面避免過度刺激,讓經濟在平穩(wěn)中完成結構調整。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信用債將呈慢牛行情,持有信用債的過程可能很痛苦,但我們仍然有理由中長期看好。(吳江)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yè)為什么創(chuàng)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