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900億天量逆回購迎雙節 降準預期降溫

                2012-09-26 09:08    來源:南方都市報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網站信息顯示,央行昨日共進行了2900億元逆回購,為單日史上最大規模。

                  多位受訪人士昨日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認為,央行此次天量逆回購操作主要應為緩解季末及兩節時點的資金面緊張。受此影響,近期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將進一步降低。

                  資金面緊張依舊

                  央行網站信息顯示,央行昨日共進行了2900億元逆回購,創單日逆回購操作最大規模。其中,14天期交易量為1000億元,28天期交易量為1900億元,兩種期限的中標利率分別為3.45%和3.60%。

                  受訪人士昨日普遍認為,央行此次天量逆回購操作主要應為緩解季末及兩節時點的資金面緊張。

                  “每到季末,流動性偏緊,央行的舉措有穩定流動性環境的考慮。”莫尼塔研究總監張志洲昨日向南都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央行已經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逆回購操作,試圖以公開市場的逆回購方式替代下調準備金率的壓力,引導市場利率。光大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盛宏清昨日表示,逆回購并不能引導市場利率往均衡的水平運行,現在資金面仍然偏緊。

                  “逆回購期限很短,對流動性的改善不會是系統性方向性的。此次公開市場操作以后,季末銀行間市場的資金面緊張會得到緩解,但由于央行并沒有體現出系統性放松的意愿,資金面緊張不會出現大幅改善。”張志洲表示。

                  “銀行間市場的拆解利率,這兩天也是在向上走,說明資金缺口還是比較大的。”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鄂永健昨日向南都記者表示。

                  記者翻閱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25日數據看到,昨日利率水平均呈上漲態勢,除3個月期Shibor在3.69%的水平之外,其余期限品種基本站在4.5%的水平。

                  短期降準預期減弱

                  市場預計,受此影響,近期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將進一步降低。

                  張志洲昨日表示,央行此舉意味著9月不可能再降準,而10月份概率也不高。預期年底之前會有一次降準,具體時點可能要等到10月中旬三季度數據出來后,才能看出。

                  “此次逆回購因為規模是比較大的,短期內降準可能性不大,但10月份不排除這種可能。”鄂永健表示。

                  國泰君安在研報中表示,目前央行逆回購操作已經常態化。今年6月底,面對貨幣市場資金緊張,央行繼5月初后,再次啟動逆回購操作向貨幣市場投放資金,并且力度加大;8月底,央行也通過加大逆回購力度應對當月末的資金緊張。

                  國泰君安認為,逆回購期限的變化值得市場關注,7月及8月上中旬,央行逆回購投放以7天期逆回購為主,而自8月下旬以來,14天期逆回購發行明顯上升,9月13日更是啟動了28天期逆回購。此外,在央票持續停發的背景下,逆回購利率也成為事實上的官方利率,其下行則表明貨幣政策總體并未收緊。(張曉華)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