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上半年總資產同比增速31.5% 領跑銀行業
雖然監管層一再警示,但城商行資產規模擴張“賽跑”的腳步絲毫沒有放緩的跡象。
銀監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城商行總資產同比31.5%的增速,高居銀行業首位,將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遠遠甩在身后。“在五大行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城商行這樣的增速就比較顯眼。”西部一家城商行高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截至目前,全國總資產超過2000億元的城商行至少有13家,其中3家為今年新晉。在資產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與大企業、大項目捆綁貸款等現象也一路隨行。
13家總資產超2000億
7月初,成都銀行宣布其總資產達到2005億元,成為中西部首家突破2000億元大關的城商行。日前,吉林銀行也傳出消息,截至6月底,該行總資產已超過2021億元。而在去年底,這兩家城商行的總資產分別為1814億元、1864億元,增速約為11%。
早在今年4月底,大連銀行便宣布資產規模達到2091億元。其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該行總資產為1878億元,4個月即增長了12%左右。
截至目前,除3家已上市的城商行,10家城商行總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丈蹄y行、杭州銀行、盛京銀行、哈爾濱銀行、大連銀行、廣州銀行等,總資產在去年底就已超過2000億元,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總資產于去年底超過5000億元。這樣的增速仍遠低于城商行同期平均增長水平。銀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城商行總資產達11.51萬億元,同比增長31.5%,在銀行業總資產中的占比從8.6%上升到9.2%。而在同期,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為124.55萬億元,同比增長19.6%。其中,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分別增長13.6%、27.3%,遠低于城商行同期增速。
而中小城商行又是其中快速增長的主力。以鄭州銀行為例,截至今年6月底,其總資產為890億元,較年初增長165億元,增長22.86%,較去年同期增加242億元;存款余額685億元,較年初的564億元增加121億元,增長21.46%,比去年同期增加157億元。而去年全年,鄭州銀行總資產也只增加了147億元。
“城商行這幾年的資產規模增速一直都保持在30%左右,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城商行在吸收存款方面還會保持比較快的增長?!鄙鲜鑫鞑恳患页巧绦懈邔痈嬖V本報記者,該行今年上半年的資產規模增長了20%以上。
擴大規模稀釋風險
深圳一家曾投資城商行的PE管理層分析,城商行的規模普遍較小,而銀行規模越大,抵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此外,城商行對傳統存貸款業務依賴程度高,為了維持利潤增長,城商行在資產規模上要保持一定的擴張速度。
以大連銀行為例,據其披露,今年前4個月,該行已實現凈利潤11.34億元,而去年全年凈利潤為17.61億元。
發行高收益理財產品、高息攬儲,成為城商行推動資產規模增長的主要手段。今年二次降息后,多數城商行的利率高于股份行和國有行,而二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定存,則普遍高出國有大行0.4~0.5個百分點。
根據普益財富數據,今年上半年,城商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4.99%,高于國有行和股份制銀行平均水平。進入7月以來,城商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在4.7%左右,而國有大行僅為3.65%。
“二次降息后,城商行存款利率基本上都是上浮到頂,但股份制銀行和國有行雖然也上浮,但沒有一浮到頂,城商行的定價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鄙鲜鑫鞑砍巧绦懈邔颖硎?。
“城商行的特征決定了其服務地方經濟的特點,在中小企業融資仍然艱難的情況下,其擴張有著現實需求,也可能更真實,但高息攬儲和爭奪網點,必然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恐怕難以持久?!币晃粯I內人士分析。
武漢科技大學教授董登新(微博)認為,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大,將進一步增加城商行的經營風險,同時通過總量的擴大,可以稀釋不良貸款和其他風險。但一旦經濟環境發生變化,這些風險就會暴露。
投向大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不斷加大小微企業業務力度,但仍有城商行熱衷于平臺貸款、大企業貸款項目。
廣東一家城商行宣稱,其定位為支持市政重點工程和地方經濟,為開發區、科學城、大學城、地鐵等項目以及城投、交投、交通集團等當地大型國企提供資金支持和信貸服務。而支持的民營企業則為江蘇雨潤、大連萬達、蘇寧電器等大型企業。
6月初,江蘇銀行和金浦集團一次性達成100億元的貸款意向。而去年11月,漢口銀行第一大股東聯想控股(現更名君聯資本)與湖北宜昌市簽署合作協議,未來五年在宜昌投資500億元。在簽約時,漢口銀行也表示,將同期在宜昌投放不低于500億元貸款。
董登新認為,在宏觀經濟欠佳的情況下,通過向政府項目和大企業貸款,是城商行保證利潤的有效途徑,但在經濟形勢沒有好轉之前,城商行難以一枝獨秀。這些大項目貸款集中度高,其中的風險不可低估。(楊佼)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