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
在復旦管院“2013藍墨水新年論壇”上,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兼職教授、香港校友聯絡處主任、德意志銀行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博士就經濟和資本市場方面作了報告之后,還和觀眾進行了互動,解析了大家關注的股市和樓市的趨勢。
在談及股票市場的前瞻時,馬駿介紹說,德意志銀行服務的客戶主要是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基本面上跟A股比較類似,到今年年底,還有15%的上升空間,只需要兩個假設,一個是市盈率從現在的10.3倍到10.8倍,其實也不算高,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假設。第二個是每股收益的增長率回升到10%,2012年的每股收益是零增長,今年隨著整體經濟的恢復可以恢復到10%,如果2014年年初的增長率會更高的話,很可能會突破10%。
中國A股市場已經沉寂很久,觀眾關心A股在2013年有沒有機會脫離低迷?馬駿認為很有機會。
人民幣的國際化對投資還有機會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錢世政教授表示,當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實體時,是一個巨大的契機,如果不抓住這個契機走人民幣國際化之路,可能就錯過了這個窗口期,下回再找就很難了。人民幣要國際化不是喊口號,人民幣要變成產品走出去,要有市場,香港就成為一個獨特的人民幣市場,人民幣衍生辦理有一個離岸市場,必須有在岸市場,深圳和上海,這兩個市場將會有很多的產品問世,給我們更多的選擇。人民幣將在香港登陸,最后為人民幣走出去奠定一個市場法律架構和產品的框架。
對于眾人關注的現在投資政府在力推人民幣的國際化,B股的明天會怎么樣的問題,馬駿認為B股從現在到人民幣資本項目實現基本可兌換估計還有大概五年的窗口期,五年以后很有可能實現具體的兌換,到時候B股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在這一過程當中, B股上市的企業應該自找門路,進入到其他市場當中去,有些可能退市了不愿意再做公共企業了,有些可以轉到香港的H股市場,也可以到海外的其他市場,有些想轉成A股也行,因為五年以后A股很可能也是對全球的投資者開放了,這是一個比較自然的解決方式。
城鎮化會否是未來拉動內需的希望?馬駿進行了一個簡化的數量測算,如果城鎮化的速度比原來想象的基準速度要提高一點,確實可以拉動經濟增長,假設原來每年預計是1.1%的城鎮化率的提高,現在變成了1.3%了,差不多可以拉動GDP增長速度0.2個百分點,這些都是有假設的計算,到底能不能拉動?要靠政策,包括在戶口方面的政策、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的改革、城鎮的公共服務能不能向農民工提供等方面的改革。所有的計算都是非常有前提的計算,改革取得比較明顯的效果,對經濟實際的作用才會體現出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