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增外匯占款為前年18% 人民幣單邊升值結束

                2013-01-17 09:28    來源:新京報

                  人民幣走勢引發外匯占款波動;專家分析認為,人民幣單邊升值結束,外匯占款進入平穩增長期。

                  央行最新公布數據顯示,去年12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單月增長1346億元,從11月的負增長轉正。2012年全年新增外匯占款4946億元,僅為2011年的18%。專家認為,人民幣單邊升值結束,外匯占款進入平穩增長期。

                  去年12月末,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為258533.48億元人民幣,據此計算,當月外匯占款增加1346億元,創2012年次高。

                  與前幾年相比,2012年外匯占款月度波動很大,4月、7月、8月和11月出現負增長,其中11月為最高達到了負736億元。2012年外匯占款增長最多為1月份,規模1409億元。全年新增外匯占款僅4946億元,遠低于2011年2.78萬億元的規模。

                  中國建設銀行金融研究員趙慶明表示,2012年的情況比較特殊,人民幣出現了一波貶值預期,之后又出現了升值預期,由此造成了外匯占款的明顯波動。

                  從全年看,2012年全年新增外匯占款4946.5億元,月均新增412億元,遠低于2010年月均2723.6億元和2011年月均2316億元的新增量。專家稱,今年外匯占款將恢復增長,但也難以回到2012年之前月均2000億元的水平。

                  趙慶明認為,預計未來一段時期,如果貨幣當局不大力干預外匯市場,人民幣升值預期還將持續,月度新增外匯占款規模可能繼續上升。

                  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研究室主任劉煜輝則稱,今年外匯占款新增不會出現明顯增加,甚至更少。資本項目的逆差會抵消掉經常項目的盈余,造成外匯占款下降。由于過去人民幣漸進升值,2009年以來私人部門(特別是地產商)通過非正規渠道借入的外債頭寸可能數量龐大,負債呈現外幣化,而目前中國經濟減速和生產率衰退的態勢下,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邏輯發生變化。

                  - 分析

                  社會融資或成資金主來源

                  2012年之前的十年,外匯占款是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之一,其增減會影響到流動性。外匯占款增量增速放緩,意味著我國的貨幣政策也將做出相應調整。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中央銀行基礎貨幣投放中,外匯占款占基礎貨幣的比例已經從1994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第三季度的94%。但是2011年四季度開始,這種情況發生明顯的改變,并延續到2012年年末。外匯占款的減少也將為貨幣政策的操作帶來更大的自主性。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表示,受國內經濟企穩回升趨勢進一步確認,全球量化寬松持續影響的支撐,預計今年資金流入將有所改善,但不確定性增強,資金仍呈現高頻跨境進出態勢。李慧勇表示,2013年我國很多改革將相繼展開,但改革需要偏寬松的金融環境,需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外匯占款規模有所縮減,央行將更多通過社會融資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2013年仍有2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但降息概率明顯降低。

                  2012年的金融數據顯示,貸款在社會融資規模中所占比重為52.1%,同比降低了6.1個百分點;而信托貸款占比8.2%,同比高6.6個百分點,非貸款的資金規模日益加大。

                   (蘇曼麗)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