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貨幣貶值來襲
二季度以來,金磚國家貨幣出現大幅度貶值。到本周,巴西雷亞爾累計貶值12%,印度盧比和俄羅斯盧布貶值11%,南非蘭特貶值9%。
雷亞爾、盧布和盧比和蘭特的累積跌幅分列新興市場幣值跌幅榜的第一、二、三和第五位,是過去13年以來首次有金磚國家包攬新興市場貨幣貶值榜的前三位。
貶值預期不僅存在于其他金磚國家。6月2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73,雖回升38個基點,但前一日的6.3211已跌至半年以來的低點。
全球經濟風險上升、原油價格回落、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等原因促成了近期的新興市場貨幣貶值,而其中資金外流是最主要原因。
“避險情緒導致全球資本從新興市場這樣的高風險資產轉移到美債等安全資產上。”東方證券宏觀分析師邵宇向本報記者表示。
美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數據表示,截至6月20日的一周內,新興市場股基出現了2.4億美元的凈贖回,是過去7周里的第六周出現資金“失血”。
5月份,投資者從巴西的股市和債券市場抽出63億美元的資金,是自2010年來最多的。頭五個月俄羅斯資本的凈流出額達到了465億美元。
中投證券宏觀分析師李云潔表示,新興市場資本外流與歐債危機進程高度關聯,“資本外流實際上是從4月份開始的,5月份以來更加顯著,現在仍在進一步加劇”。
今年4月以來,由于西班牙主權信用評級被降低、法國希臘選舉、西班牙銀行業風險擴大,歐洲債務危機進一步接連惡化。而數據表明,歐債危機好轉的幾周資金也出現向新興市場的回流。
事實上,在近年的經濟危機中,此輪新興市場資本外流以及隨即導致的貨幣貶值可謂頻繁發生。在2008年全年、2010年,以及2011年7-12月份都隨著全球經濟形勢出現過較為嚴重的資本外流情況。
李云潔表示,2012年第二季度開始的新興市場資本外流的規模,要比2008年和2010年小,但貨幣貶值幅度要更大,國內經濟受到全球經濟形勢影響普遍下滑是關鍵因素之一。
第一季度,印度出現貿易投資雙赤字,GDP同比增長5.3%,近三年來首次跌破6%的增長心理線,為9年來的最低季度增速。南非一季度GDP增速由2011年第四季度的2.9%放緩至2.1%,為近兩年來的最低值。巴西一季度GDP同比值僅錄得0.8%,在金磚國家中位列末位。
只有俄羅斯第一季度GDP增長為4.9%,略高于經濟發展部4%的保守估計。
“大部分金磚國家增速放緩主要還是受大宗商品價格疲軟、出口需求不足等外部因素導致。”邵宇表示。
李云潔表示,相對于全球經濟宏觀回暖需要較長時間,新興市場資金外流不會是長期現象,一旦歐債危機有所緩解就將解決。
然而,金磚國家各自面臨的內部經濟結構再調整任務,調整對出口及大宗商品的依賴更為艱巨。其中,印度財政與經常項目下的“雙赤字”,通脹高企和增長放緩,使得其相對于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有著更大的本幣貶值可能。
聯合國在6月7日發布的《2012全球經濟形勢與展望》中指出,受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低迷、債務危機影響,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將放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