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舉牌戰”接連上演 謹防“掛羊頭賣狗肉”

                2013-03-08 10:49    來源:新華社

                  卓爾控股舉牌漢商集團、湘鄂情董事長舉牌三特索道、茂業系舉牌大商股份……從去年下半年至今,接連上演的舉牌行為,給相對低迷的A股市場帶來不少看點。相比場外的協議轉讓,場內的舉牌收購透明度高,有時還伴隨新老股東的激烈博弈和股價的大幅上漲。這其中的玄機,需要投資者仔細分辨。

                  近期舉牌案例增多

                  證券法規定,投資者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時,應及時向監管部門作出書面報告,并通知該上市公司予以公告。業內稱這種行為為“舉牌”。

                  去年下半年以來,A股的舉牌行為增多。5日晚間,漢商集團公告,卓爾控股及其控制人閻志近期通過增持,累計持有上市公司20%的股份。而這次增持,已是卓爾控股在半年內四度舉牌漢商集團。

                  在漢商集團之前,受累于狠剎吃喝浪費的湘鄂情董事長孟凱,突然舉牌上市公司三特索道,買入后者5.03%的股票。孟凱并且還對外表示,不排除今后繼續增持,成為三特索道的第一大股東。

                  作為一種二級市場上的收購行為,舉牌多發生在股市行情較差的時候。2008年底,零售大亨黃茂如控制的茂業系曾在17天內連續舉牌三家上市公司。被舉牌的對象,多具備總股本較小、股權分散、股價和市凈率較低的特點。如漢商集團,總股本不到2億股,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約26%,一些外部實力派因此動了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取得控股權的念頭。

                  從行業分布看,商業百貨類股票是最容易被覬覦的獵物。除了漢商集團,大商股份、中百集團、東百集團和鄂武商A等都曾遭到過舉牌,這可能與百貨業近年來的境況有關。隨著電商崛起,傳統的百貨商場有淪為“試衣間”之嫌,這導致其股價在二級市場上表現不佳,從而給了外部投資者低價介入的機會。

                  頻繁舉牌為哪般

                  應該說,相比場外的協議轉讓,舉牌的透明度較高,是一種市場化的收購行為。隨著A股進入全流通時代,不少人呼吁:“讓舉牌來得更猛烈些吧!”

                  華泰證券研究員馮偉將舉牌的動機分為三類:一是產業資本的戰略投資。比如,銀泰百貨曾經多次舉牌鄂武商A,目的就比較明顯。鄂武商A是華中地區的百貨龍頭,如果奪得這家公司的控股權,對銀泰百貨在當地站穩腳跟大有幫助。

                  二是單純的財務投資。如南方基金曾經舉牌銅峰電子,工行理財產品舉牌攀鋼釩鈦等。這和一般的二級市場增持并無差異,只不過數量較大,觸及信息披露紅線而已。

                  三是混合型,即兼具產業擴張和財務投資的雙重目的。一般而言,舉牌會刺激股價上漲。如舉牌后,發現被舉牌公司的收購阻力較小,可以繼續增持獲得控股權。若被舉牌公司的原有股東強烈反對并采取反制措施,也可以逢高減持并獲得投資收益。

                  從最近的幾起案例看,混合型的比較多。如卓爾控股舉牌漢商集團后,后者的股價在近半年中上漲了約50%。這固然使卓爾進一步收購的難度變大,但也為其退出創造了條件。孟凱舉牌三特索道后,在滬指暴跌3.65%的情況下,后者的股價卻直奔漲停,舉牌威力由此可見一斑。

                  警惕“以控股之名,行炒股之實”

                  總體而言,由于A股舉牌案例偏少,且被舉牌的上市公司多為國企,外部資本覬覦老大寶座,容易遭到原有控制人的強烈反對,雙方由此展開激烈的拉鋸戰,這給A股增加了不少看點。

                  當舉牌收購戰發生時,由于新老股東都會在市場上收集籌碼,客觀上有推高股價的作用,這給普通股民創造了不錯的投資機會,“舉牌概念股”由此應運而生。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