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理財騙局再起 陽光私募“被黑”難投訴

                2013-05-07 09:46    來源:中國廣播網

                  理財騙局再現網絡

                  近些年,隨著投資理財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形形色色的騙局也是不斷出現。

                  早前的騙局主要是針對股民,如會員制薦股、兜售炒股軟件等,曾一度引發監管部門的嚴厲打擊。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是今年五一假期前后,一些騙子重返“騙壇”。在越來越多投資者追求低風險高收益、多元化投資理財的趨勢下,他們又以今年最火的類似信托產品的形式騙取資金。

                  在上海從事醫藥銷售工作的王先生,日前向記者講述了他差點上當的經歷。4月27日,他在某大型網站上瀏覽理財新聞時,突然發現了一篇《讓投資理財者走出“怪圈”的秘籍》的文章,內容雖然有些廣告的意味,但其中對嚴控風險和保障收益的“強調”還是讓他提起了興趣。

                  于是,王先生按照文章最后留下的400電話聯系方式撥打過去,對方在簡單介紹了一下投資方式,并保證自己是正規合法公司之后,給了他一個網址,建議他通過網站了解公司及產品情況,有問題直接通過QQ與客服溝通。

                  本還抱著疑慮的心態,但在打開網站后,王先生的信任度明顯增加。

                  網站上除了項目清單外,公司介紹、組織結構、投資團隊、最新動態、法律法規、投資流程、效益分析、聯系方式,以及鏈接網站和網站版權所有備案號等都一應俱全。特別是其中各大新聞網站對公司進行報道的網址鏈接,以及在公司資質一欄中營業執照的照片,讓他消除了很大顧慮。

                  王先生說:“200%的收益率是很誘人的,之前聽朋友說過有信托產品的收益率高達40%。這家公司的客服告訴我,他們主要投向的是一些與政府合作的民生基礎項目,風險小,利潤大,而且我通過工商查詢系統對公司信息進行了驗證,信息都對得上,加上又是上海本地的公司,于是我就相信了。”

                  “我注冊了他們的會員,并已打算按他們說的,先打過去800元試試。但好在接著我就在網上搜索到了這家公司的真實網站,通過電話咨詢后發現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王先生非常氣憤地表示。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