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理財基金平均募集規模驟降 分化或延續

                2013-02-01 10: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距離誕生不到一年時間,短期理財基金的風光正逐漸褪去。數據顯示, 2013年募集結束并已成立的10只理財基金中,首募規模高于50億元的僅有4只,甚至有兩只理財基金的募集規模不足10億元。從募集情況也可以看出, 銀行 系與非銀行系 基金公司之間的發行效果出現了明顯的分化。

                  募集大降溫

                  去年5月,短期理財基金初入江湖,匯添富理財30天和華安月月鑫分別以244.42億份、182.22億份的首募規模引來了市場對這一類型產品的高度關注;8月份工銀瑞信7天理財更是以首募392.53億份的規模成為2008年以來的 基金銷售巔峰之作。

                  而當前理財基金的局面已經無法與曾經的鼎盛相對照, 新發基金規模難以再續此前輝煌。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募集結束并已成立的10只理財基金平均募集規模45.44億元。其中,工銀瑞信60天理財募資高達128.56億元,建信雙月安心理財發行53.05億份。若剔除這兩只銀行系基金,平均募集規模就降到了34.09億份。

                  事實上, 2012年發行的理財基金當年就遭到了巨大贖回。數據顯示,2012年理財 基金發行規模2651.57億份,占到全年新基金首募6800億份規模的近四成。但到了年末,當年發行的理財基金僅存1322億份,贖回比例高達50%,這其中還未計算12月份成立尚未打開申購贖回的產品未來有可能遭遇的贖回。

                  投資者也已經逐漸意識到,相對于貨幣市場基金,理財基金須犧牲流動性來換取收益率,但從實際運作情況來看,其收益率水平與普通的 貨幣基金相比并無太大差異。今年以來截至1月30日,去年年底前成立的短期理財 債基A類、B類平均收益率分別為0.31%、0.32%,而同期貨幣基金A類、B類平均收益率為0.29%、0.30%,差異并不明顯。

                  分化或延續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12年的理財基金盛宴似有接近尾聲之感,而此刻距離這一類型產品的誕生尚不足一年。此前,雖然對短期理財基金創新含金量的質疑一直存在,一段時間以來這并未能阻止基金公司蜂擁進入這一領域的熱情。但最終市場會說明,缺乏實質性創新亮點的產品,其生命力始終是有限度的。

                  也有基金公司人士透露,雖然短期理財基金對公司規模提升有較大的刺激效應,但對公司的利潤貢獻度實則有限。并且,由于沒有申購贖回費,銀行渠道對此類產品的銷售熱情也在下降。

                  目前,正在銷售的理財基金基本上都是銀行系基金公司產品,如農銀匯理7天理財、民生加銀家盈7天等。業內人士認為,今后在理財基金上能有所作為的或許是銀行系公司,可以用來補充股東方產品線。而對于非銀行系基金公司,募集規模將很難與銀行系公司比拼,預計將來也不會在此類產品上投入太多熱情。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