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前行猶豫不決 藍籌風格基金仍具配置價值
基礎市場:獲利盤拋壓致股指走低 結構性機會仍為主基調
本周股市整體呈現沖高回落反彈的“N字形”震蕩走勢,滬深兩市小幅收低。上證指數與深成指步調一致,未延續前兩周分歧走勢。中小盤成長板塊回調壓力凸顯,尤其是預期中期業績下滑的個股跌幅較大。從成交量上看,連續5周縮量,上證指數周度成交量僅為2715.4億元。縮量反映市場交投謹慎,同時也制約反彈空間。從盤面上看,中、上游板塊明顯好于下游板塊,大盤要強于小盤,創業板、中小板指數跌幅居前。從行業表現來看,僅金融、農林、采掘為正收益,其他行業均為負收益,地產、食品飲料、信息跌幅居前。
二季度經濟數據在本周公布完畢后,符合市場預期使得股指反應平淡,短期宏觀面預期和政策面預期對市場的影響略有減弱,市場還是按照中報行情這條線索演繹著。影響本周股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溫家寶總理明確指出當前經濟還沒形成穩定回升態勢,經濟困難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二是本周八只新股接連發行,將凍結一大批資金,給短期的資金面造成明顯的壓力。另外證監會5天受理39家IPO申請,據預測下半年或有數只超級大盤股登陸A股市場。三是新三板方案取得實質性進展4-5家園區入圍,這將給主板市場資金造成明顯的分流。
綜合來看,中報業績預期向下修正個股較多,市場承壓下行,同時前期漲幅較大個股與板塊也面臨獲利盤拋壓。但藍籌股做空動能減弱,同時可能醞釀反彈,而中小盤股風險還有釋放可能,短期若無消息面催化劑,可能還有下行風險。目前市場缺乏催化劑,預計中報業績行情還會是貫穿的主線,個股表現將繼續分化。因此目前與其預測滬指是否會創新低不如看清市場風格可能發生的變化。
展望后市,雖然經濟下行,但下行趨勢放緩。同時經濟增速放緩和通脹壓力放緩勢必給政策帶來更大空間,刺激政策預期和實際出臺能夠對沖業績下行壓力。3季度反彈概率較大,但空間與政策力度、節奏關聯較大。短期看,下周新股為3只,不到本周的30%,股市流動性將會有所改善。從技術面上看,連續4周收下影線小陰線,股指有反彈需求。因此下周反彈概率較大。但短期投資者仍要以控制倉位為主,積極參與市場反彈。
基金市場:股基下跌藍籌股基抗跌 債基小幅走低可轉債基上揚
基于股票市場下行,并表現出結構性特點。基金本周表現不如人意,尤其是偏股方向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凈值指數下跌1.94%,跌幅居前。受到周二、四1000億元7天逆回購影響,市場短期資金面得到一定緩解。另外未來仍有降準預期,偏債方向基金走勢平穩。
基于股票市場整體下跌影響,偏股方向基金全面下跌,尤其是前期漲幅較大的成長風格基金跌幅居前,如華寶收益,中歐中小盤。受到中報業績預期修正與短期獲利盤拋壓影響,各行業表現不一,其中釀酒、醫藥、房地產跌幅居前,金融相對抗跌。而跌幅居前行業為二季度多數基金超配行業,本周為獲利拋壓,多數基金表現差強人意。
本周債市分化,中證企業債、中證央票小幅上漲,而中證國債、中證金融債指數下跌。其中主要影響債券市場的因素是:一、二季度數據上周公布之后,基本符合預期,市場后續反映平淡。二、央行近期操作連續逆回購操作,但是到期量資金較大,央行實際本周凈回籠資金600億元。市場預期降準延后,債市交投清淡。三、債市經過前期走勢,利率債收益率下行空間不大,利率債走勢開始趨于平穩。
本周基金市場整體呈現震蕩態勢,滬深股指小幅收低。偏股基金全面下跌,偏債基金走勢平穩。其中偏股方面,跌幅居前為基金超配行業,多為結構性,整體而言大盤藍籌較為領先。偏債方面,隨著貨幣寬松持續和降息實施,資金面將繼續維持寬松,繼續利好債券市場。未來隨著經濟見底,企業債、可轉債、低等級債具有一定優勢。對于后市,我們依然維持謹慎樂觀看法,注重精選個股和行業、操作穩健的基金則是應該配置的重點。相對股基的謹慎,對于債券市場相對樂觀,可以適當配高收益的信用債基。
基本面:進一退二市場猶豫不決 警惕市場積重難返
具體本周來看,影響本周市場走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國內方面,其一,6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1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3%,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了8.7個百分點,環比5月份下降0.9個百分點;其二,今年上半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營業總收入、應交稅費同比仍保持增長,但成本費用增幅高于收入增幅,實現利潤持續下降,1至6月同比下降11.6%;其三,溫家寶總理指出經濟運行總體呈現緩中趨穩態勢,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經濟還沒有形成穩定回升態勢,經濟困難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國外方面,其一,德國總理默克爾17日表示,由她主導的財政緊縮政策是目前應對歐元區債務危機的唯一正確之道,除此之外別無良方;其二,伯南克表示的美聯儲依然準備在合適的時候采取措施刺激經濟,以幫助其更強勁復蘇,但是在即將到來的7月31日-8月1日的會議上是否宣布采取 QE3并未有任何暗示;其三,18日德國央行進行了41.73億歐元的兩年期國債拍賣,該債券的收益率首次由正轉負。
南方基金楊德龍認為,從公布的一系列數據來看,我國經濟增速下滑的趨勢沒有改變,投資和消費的增速沒有亮點,出口形勢比較低迷,下半年仍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當前,歐債危機不確定性再度上升,全球經濟增長仍然疲弱,預計3、4季度我國出口增長仍將維持偏弱格局。今年以來,針對國內外經濟低迷的形勢,中央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前進行政策的預調微調,我國經濟沒有出現市場擔心的“硬著陸”,經濟增速下滑速度仍在可控范圍內。
大成基金指出,今年經濟增速回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國際形勢繼續惡化使外需不足矛盾突出;同時國內需求也在趨緩,加上中國經濟處于轉型的新階段,經濟一定程度上受到經濟結構轉型期間潛在增長生產率下滑的影響。具體而言,中國目前處在主導產業調整階段,從投入產出看,在過去二十年中,建筑業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主導產業,而2007年后建筑業產值就進入持續回落周期,產能調整階段往往導致經濟長時間難以觸底,因此經濟是否是長期低點并非這一階段市場趨勢判斷的關鍵因素,從資本市場表現看,即使長期來看經濟趨勢是下行的,每一波經濟反彈也都具有參與的價值。
景順長城基金余廣表示,短期來看,A股走勢仍將受國內外經濟走勢和政策放松力度的綜合影響,維持震蕩格局。由于大盤整體估值已在歷史底部,市場下跌空間或將有限,余廣認為對市場不宜過分悲觀。中國不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具有較好的長期成長性,因此堅持看好現階段A股市場良好的投資價值,在倉位以及組合結構上將保持較為均衡的配置,重于選股而并非擇時,自下而上,堅持買入持有管理優秀、成長性較好以及估值相對便宜或者合理的個股,以獲取長期投資回報。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認為,從國內的資金面情況來看,居民中長期貸款在4、5、6三月連續上升,企業中長期貸款較2011年下半年回升明顯,以及2012年上半年社會融資總量比去年同期多出200億元,都足以說明資金面對實體的支持至少比去年下半年有所加強。但是從實際的效果來看,貨幣信貸仍然難以推動經濟的有效增長。另外較為嚴重的一個問題是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浮現,在內生性增長尚未轉型成功時,也就限制了政策的施展空間,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對經濟的增長將會形成壓制。
從大周期的角度講,經過5 年調整,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過渡到弱周期階段,未來經濟有波動,但大起大落的可能性都不大。消化過剩產能、化解金融風險需要時間,政府需要在促改革和穩增長之間尋求刀尖上的平衡,對于資本市場來說,過度的波動性可能不會出現,而更多的將是對于優質品種的追隨。
就近期而言,投資者較為迷惑的是政府在經濟轉型與傳統凱恩斯增長手段之間的選擇和時機,年初以來基于估值和政策放松預期的行情回到起點,似乎對這種邏輯進行了證偽,那下半年行情起步的理由目前來看也就只剩下了市場的低估值優勢,總體而言,在實體經濟拐點尚未明確出現的情況下,我們對市場依舊保持相對謹慎的看法。
市場投資機會:早周期行業+防御性板塊受青睞,信用債投資被看好
本周市場高開低走,從一周基金經理的觀點來看,諸如非銀行類金融、地產的周期性行業加白酒、電力、醫藥等防御性板塊的投資組合依舊受到基金經理青睞;債市方面,基于債券市場的確定性高于股票市場,加上全年的基本面和政策面利好于債券,較其他權益類產品債券有著更穩定的收益和更低的風險,信用債的較低估值水平,提供了較好的安全邊際,基金經理看好未來的信用債債券市場投資機會。
東吳基金表示了對政策刺激效果的擔憂。由于存款增長緩慢、波動巨大,以及利率市場化,銀行成本繼續上升,惜貸情緒增加,再加上國內投資收益率下降至平均貸款之下等因素,政策刺激空間非常有限,對私營部門投資帶動作用也會下降,因此經濟反彈的力度并不強。下半年市場的主導因素在于庫存周期回補后預期的改善,A股市場將在2200—2500點震蕩,在年底向上突破區間。建議投資關注以下三個線索:第一,景氣回升與穩定行業,主要包括醫藥、電子、食品飲料、電力;第二,經濟轉型受益行業,主要包括環保、傳媒、天然氣、非銀行金融業;第三,穩增長受益行業,主要包括房地產、家電、裝飾園林。
上投摩根基金認為,上周五公布的二季度GDP數據7.6%創下了三年來的新低,市場對于加大“預調、微調”政策力度的呼聲很高。而上周溫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表示,穩增長不僅是當務之急,而且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其措施包括促進消費、出口多元化及促進投資的合理增長。就此,可繼續看好中報業績出色的優質成長股,維持現階段對醫藥、食品飲料的看法,并開始關注早周期的行業表現,如工程機械、有色、水泥等。
易方達消費基金經理劉芳潔表示看好大眾消費品,比如啤酒、牛奶等。他認為,這些行業中長期會持續增長,行業空間也比較大。過去二十年,國內很多消費品行業慘烈競爭之后的行業整合初見成效,但大市值的公司并不多見。目前消費行業里除了白酒鮮有企業市值超過千億,未來在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競爭格局趨于穩定的消費行業肯定會誕生大市值的公司,而對于投資而言,選擇優秀的消費品企業仍是最重要的事情。
銀華基金于海穎認為,目前經濟增速放緩和通脹降低的市場環境,仍有利于債券市場。此外,結合目前信用債的絕對收益水平和相對利差水平分析,目前其絕對收益水平仍處在歷史較高水平,部分信用債品種的相對利差水平也是在歷史的中位數以上。從這點來分析,雖然債市已有過一輪上漲行情,但是從收益率來說,仍具有一定吸引力。根據美林投資時鐘,當前階段也適宜債券投資。從國內外經濟形勢看,目前經濟處于放緩后的復蘇期,且預計復蘇過程較長。而在復蘇周期中,債券類資產收益率可能會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內具有相對吸引力。所以我們認為,從中期或長期來看,債券類資產都將是一個較好的投資標的。
基金投資策略:優選均衡型選股基金,關注債基投資機會
偏股方向投資策略:優選選股型基金 藍籌風格基金仍具配置優勢
基于股市震蕩收低,結構化特征較為明顯。其中前期漲幅較大的釀酒、房地產出現回調,而金融前兩周有過下跌,本周相對抗跌。食品飲料、房地產為基金超配較多行業,本周下跌對基金整體影響較大,偏股方向基金整體全面下跌,其中股票型基金凈值指數下跌1.94%,跌幅居前。從基金風格看,大盤藍籌風格基金相對抗跌。
基于目前的市場形勢,以下三類風格的基金值得關注:一是對政策和市場變化高度敏感,同時在選時、波段操作上也具有快速反應能力,通過積極的組合調整來應對市場波動的基金;二是在風格配置上相對偏向兼具低估值與成長性的二線藍籌風格基金;三是風格和行業配置相對均衡,而自下而上選股能力突出的基金,在中長期有望保持相對穩定的業績。另外,本周市場雖然震蕩加劇,但是個股行情仍較為明顯,因此可以適當關注選股型基金。
偏債方向投資策略:經濟底部區域徘徊 未來持續關注可轉債
本周債基小幅下跌,降息作用減弱,走勢趨于平穩。目前經濟仍在底部區域徘徊,經濟復蘇前景不明,預計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此種形勢;另外當前債券收益率水平整體處于較低階段,交易賬戶已經有所謹慎,市場交易性機會減少,債券投資策略應該由積極轉向防御。而可轉債兼具債性和股性,現在估值不高,基于此,建議投資者關注業績穩定,可轉債投資能力較強基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