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壽贖回基金近百億 未引發(fā)跟風效應

                2012-05-18 09:51    來源:中國證券網(wǎng)-上海證券報

                  ⊙記者 趙鈴 盧曉平

                  今年以來一致樂觀積極的保險資金,現(xiàn)如今在股市操作上卻出現(xiàn)了較明顯的分歧。本報記者昨日從有關渠道獲悉,近兩周以來,險資“老大哥”中國人壽連續(xù)發(fā)出贖回基金的指令。不過,中國人壽此舉尚未引發(fā)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其他保險巨頭的跟風贖回。

                  綜合來自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的消息顯示,中國人壽此次贖回基金規(guī)模近一百億元,贖回對象主要為指數(shù)型基金。其中,部分贖回險資已轉入偏債型基金。

                  鎖定收益、及時止損是中國人壽贖回基金的動機。一位知情人士分析稱,經(jīng)濟數(shù)據(jù)顯示經(jīng)濟基本面不樂觀,股市風險集中釋放,近期A股行情政策與市場博弈的“猴市”特征明顯,博弈的狀態(tài)決定了大盤短期仍將以糾結震蕩為主,很難有趨勢性行情。因此,部分保險資金及時獲利了結,實乃上策,“看長做短”心態(tài)十分明顯。

                  另一家中資保險公司投資部人士亦向記者證實,他們在最近十幾個交易日內贖回了一些偏股型基金。“自營股票我們不太會大動,因為都是銀行等藍籌股,有分紅的預期在,估值也有保障。但在目前大盤尚無趨勢性機會的情況下,我們預計震蕩格局將延續(xù),因此決定贖回一部分基金,改持防御性策略。”

                  但事實上,中國人壽贖回基金的舉動并未引來明顯的跟風效應。據(jù)記者了解,平安、太保等其余險資巨頭并未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贖回舉動,但在股票上亦時有波段操作出現(xiàn)。“我們現(xiàn)在更多的是靈活把握波段操作機會,逢高減磅、逢低吸納,積極參與但絕不冒險是我們目前的操作思路。”一家大型保險公司投資人士告訴記者。

                  “坦白地說,今年以來,股指上漲的幅度最多也就200多點,這樣的結構性機會,對于手握大資金的保險資金來說,很難施展拳腳,波段操作其實也不好做。”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有關人士向記者直倒苦水。

                  正是在這樣的困難下,今年以來,不少保險公司在一手靈活抓權益波段操作機會的同時,另一手亦加大了定息類品種的配置,如高收益率的協(xié)議存款、大型商業(yè)銀行次級債、高等級信用債券、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等定息品種。“我們在力爭減少股票浮虧的同時,也很看重利息和分紅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片謹慎聲中,亦有堅定樂觀者。受訪的多位保險機構權益投資經(jīng)理認為,雖然股指短線面臨調整壓力,但大盤深跌的可能性不大,滬指在2350點位有強支撐,且不乏熱點可以關注。如,5月高送轉概念股仍有機會,接下來馬上又到半年報主題挖掘時間;另外,在股指下探時,他們也會考慮低吸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大藍籌股。

                  從采訪調查來看,目前多數(shù)保險機構最大的擔憂是:經(jīng)濟能否在二季度企穩(wěn),政策能否有效對沖經(jīng)濟下滑。在他們看來,目前財政政策已經(jīng)發(fā)出,但落實尚待時日。

                  其中,有部分受訪的保險業(yè)投資人士的觀點是,“經(jīng)濟數(shù)據(jù)越不好,政策轉向就可能越快,預計政策后續(xù)應對的力度會跟上,未來一段時間積極刺激的政策或將加快推出,因此目前的投資心態(tài)不必過于恐慌。”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yè)為什么創(chuàng)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