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信托13項目提前終止 兩產品陷20億剛性兌付
房地產信托一度風生水起,但接踵而來的政策調控也積聚著房地產信托的風險。作為開發房地產信托最為“勇猛”的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后稱“中融信托”)因為“青島凱悅中心信托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后稱“青島凱悅項目”)不能正常回款,最終不得不走向拍賣抵押資產的道路,成為業內信托資產拍賣的首例。
然而《投資者報》記者發現,在中融信托身上,隱含兌付風險的其實遠不止青島凱悅一例。
記者檢索中融信托過往項目,發現今年7月份以來,共有13個信托項目提前終止,其中11個項目直接或間接與房地產有關,有3款信托產品的提前終止公告中沒有說明融資方是否兌付資金。
經過調查了解,名為“廊坊海潤達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后稱“廊坊海潤達項目”)和“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棚戶區改造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后稱“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項目”)的兩款產品的融資方已經發生了兌付困難的問題,產品規模總計為20.34億元。
更令人驚奇的是,在鄂爾多斯房地產市場已經危如累卵的情況下,中融信托依然在發行鄂爾多斯項目產品。
截至記者發稿,中融信托尚未對記者的采訪問題作出回復。
首次拍賣多數流拍
12月12日,中融信托青島凱悅項目的抵押資產——青島凱悅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名下的位于青島市市南區燕兒島路8、10號房產,即位于青島奧帆中心旁的大型高檔城市綜合體——青島凱悅中心被第一次拍賣。此次拍賣共涉及96套公寓,但當日僅成交了6套,絕大多數流拍,之后將還有2次拍賣。
雖然如此,但青島凱悅項目的信托受益人并沒有遭受損失,應是中融信托以自有資金進行了“剛性兌付”。
事實上,自房地產調控后,眾多房企都大玩“擊鼓傳花”的融資游戲,青島凱悅中心也是如此。
青島凱悅中心運作之初,引進了美國凱雷集團,后凱雷退出,中融信托“接棒”,一年后,中融信托欲抽身其中,將“接力棒”轉給四川信托,但受到部分第三方代銷機構的抵制,終使接力產品流產。
至此,青島凱悅的“擊鼓傳花”游戲戛然而止,“花”最終砸在了中融信托手里。無奈之下,中融信托只好選擇將此“花”拍賣,成為業界首家拍賣信托資產的信托公司。
不過,青島凱悅項目至少還有樓盤可拍賣,而中融信托的一些其他項目在發生風險時,卻不一定有固定資產可賣,即便有,也面臨著拍賣不出去的困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