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杯魔咒逼近A股:逢大賽必跌

                2012-06-04 10:31    來源:投資快報

                  金融酒頑強 煤色堪憂

                  四年一度的歐洲杯足球賽將開幕。傳說中的“歐洲杯魔咒”會否再次重現?如果積弱的股市遇上“逢大賽必跌”的歷史規律,究竟有哪些板塊值得關注,而哪些板塊又必須回避?《投資快報》記者統計了最近12年來的重要賽事期間上證指數的漲跌以及A股各版塊之間的漲跌情況。結果顯示,大賽期間股市通常跌多漲少,其中金融版塊和食品飲料版塊較為抗跌,而有色和煤炭版塊的下跌幅度最大。

                  神奇的“逢大賽必跌”定律,下跌概率接近7成

                  在最近幾年,有傳聞指中國股市有一個“逢大賽必跌”的規律。例如:世界杯期間,奧運會期間等,股市走勢都是下跌為主。恰逢今年6月9日將開始的歐洲杯、7月27日開幕的倫敦奧運會,會否成為今年股市的兩個重要“時間之窗”?

                  根據同花順iFind系統數據統計(見附表),2000年至2011年逢世界杯、奧運會、歐洲杯和亞運會四大賽事舉辦的12個月份之間,上漲月份僅有4次,而下跌的月份有8次,下跌比例為66%。不過2006年所上漲的2次當屬例外,當時A股正處于股權分置所帶來的歷史大牛市當中,因此其上漲實屬罕見。而最為重要的是,最近4年來,A股已經連續4次在大賽事月份出現下跌,也許這就是近年A股市場“逢大賽必跌”定律的由來。

                  金融酒類抗跌,有色煤炭堪憂

                  對于上述下跌規律,盡管未見機構正式的報告研究,但坊間多有傳聞解釋。有說法指主要是由于投資經理專注看球而無心護盤,因此導致股票下跌。但更多的人相信是由于一種歷史偶然現象連續發生而導致的“自我實現”功能。那么究竟在重大賽事月份中,哪些板塊會有突出表現?

                  根據統計,在過去重大賽事發生月份當中,表現最好的是金融板塊,12次當中有5次位列漲幅最高(跌幅最小)板塊之列,平均股價變動幅度為-1.46%;而表現次佳的是食品飲料板塊,平均股價變動幅度為-2.72%。表現最差的是煤炭板塊,12次中有2次位列跌幅首位,平均股價變動幅度為-6.19%;其次為有色板塊,但其平均股價變動幅度為-7,17%,高于煤炭板塊平均跌幅。

                  對于上述板塊表現,有資深投資人士指出并非偶然。金融板塊的抗跌,主要是由于其一直屬于機構的持股對象,因此在大市殺跌過程中難免會有機構護盤以避免大跌;食品飲料板塊則屬于傳統的防守型投資,基本面和業績都比較確定,因此屬于熊市的首選品種。至于有色和煤炭則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業績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通常有色煤炭是牛市領漲而熊市領跌,股價的波動也相對較大。不過該人士也強調,考慮到當大市下跌時整體板塊實際上處于很大的系統性風險之中,歷史數據也表明,就算是表現優異的板塊也多數為下跌。因此普通投資者實際上最佳策略仍然是空倉持幣為佳。(三秋)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