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俊波: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只有靠改革
6月29日,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2013陸家嘴論壇(官方站)主題大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保險業要持續健康發展,應在行業理念、市場化發展、商業模式、保險監管四方面進行改革,下一步保監會將重點研究推進壽險費率政策的改革問題。
項俊波表示,過去保險業持續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今后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還是要靠改革。如果說過去的改革是解決保險業的生存問題,實現了行業由小變大,今后的改革將聚焦行業發展問題,致力于實現由保險大國到保險強國的轉變。
項俊波介紹了目前保險業經營的情況。截至去年年底,全國保險公司增加到了165家,保費收入1.55萬億元,保險公司總資產超過了7.35萬億元,凈資產7920億元。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保險企業逐漸發展壯大,在2012年《財富》雜志評選的世界500強中,我國一共有12家金融企業入圍,其中包括4家保險機構,分別是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占中國金融業入圍的1/3。
項俊波指出,保險服務已經延伸至國家經濟發展和居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在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城鎮化發展戰略、編織民生保障安全網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時,項俊波坦言,目前保險業還存在著服務面不寬、服務能力不強、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與經濟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不相適應,迫切需要通過深化改革來激發行業的內在活力,不斷推進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國家的經濟GDP總量是全球第二,但是我們的保險業排位是全球第六,這和我們在全球經濟發展的總量還不太匹配。此外,按照西方發達國家的情況來看,保險總資產應該占金融總資產的25%-30%左右,我們目前只有8%-9%,所以未來10到20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項俊波強調,要促進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只有通過改革。他提出在四個方面進行改革:
第一項改革,要推進行業的理念改革,立足全球謀發展,構建全方位覆蓋、多層次服務的保險發展新格局。縱觀30多年來保險業的發展歷程,有一條成功的經驗,那就是要不斷地適應社會需要,在服務全局中來實現自身的發展。未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政府將更多地通過市場化手段來履行各項職能。作為市場化的風險管理手段,保險行業要跳出保險看保險,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二項改革,要推進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再造體制機制優勢,培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充滿活力的保險市場。保險業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對人才、資本和技術的使用已經較為充分,前期改制上市,對外開放釋放的紅利逐漸減少,需要一個沉淀的過程以實現發展資源的積累再開發。受行業周期和外部經濟周期疊加影響,近年來保險發展的動力不足,已經連續兩年保費增長在10%左右,以前都是20%以上。因此我們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不斷激發行業發展的動力。下一步將重點研究推進壽險費率政策的改革問題,主要是放開定價利率,管住準備金的評估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