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玉明跳槽 或開創基金高管持股先例

                2013-05-21 09:0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基金業走過風雨十五載,基金高管變動始終牽動著大眾的神經線。近日,市場傳出富國基金總經理將赴中歐基金擔任董事長的消息。此事再度引起業內人士對基金高管的關注。有業內人士表示,竇玉明若獲得高管持股將具有示范效應,并以此為契機,促進基金業嘗試多種組織模式以改變目前基金公司“股東至上”的治理結構難題。今日,中國經濟網匯集各大媒體報道,回顧基金公司近年來高管變動情況。

                  竇玉明或成基金業高管持股第一人

                  據知情人士19日證實,富國基金總經理竇玉明近日將離任。據媒體報道,竇玉明將赴中歐基金擔任董事長,并持有不超過5%的股權,從而成為基金業高管持股第一人。

                  據媒體報道,對離職傳聞,中歐基金有關人士表示,總經理還在國外,要等回來后才能知道情況。富國基金有關人士默認竇玉明離職傳聞,但表示未來富國基金投研團隊將保持穩定。

                  資料顯示,竇玉明2008年通過市場化選聘成為富國基金總經理。在任近5年來,富國基金逐漸形成成長股投資、固定收益投資和量化投資三大戰略發展方向,資產規模從400多億元增長到過千億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富國基金在竇玉明領導下近幾年發展勢頭良好,業績與規模都取得長足進步。

                  對于竇玉明赴中歐基金一事,有業內人士也表示,中歐基金愿意大手筆引進竇玉明,肯定是希望他能夠對公司發展有所幫助,竇玉明將來很可能是參與公司日常運營的專職董事長。董事長與總經理如何磨合,是他們兩人都要面臨的課題。

                  基金高管持股:小型公司股權激勵的“逆襲”

                  實際上,有消息人士透露,富國基金股東方對竇玉明進行了挽留,但竇玉明表態稱,自己不想再繼續單純的職業管理人角色。

                  對于竇玉明赴中歐基金的說法,沒有人能夠相信,總資產規模不足100億、行業排名52位的中歐基金董事長職位會是比富國基金總經理職位更有吸引力的選擇,尤其是在基金行業“強者恒強”的格局日漸明顯的情況下。但是,《基金法》賦予了基金公司股權激勵的空間之后,除薪酬、職位、平臺等因素外,中小型基金公司就有了更多顯示其“誠意”的辦法。對竇玉明這樣富有公司投研和管理經驗、希望享受公司發展的管理層而言,股權激勵也成為了極有效的籌碼。

                  對竇玉明離開富國基金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與基金業常見的“將帥不和”沒有關系,而是源于竇玉明希望追求更高的個人理想,即不再只是擔任一名職業經理人,而是要真正的持有一家企業,通過股權持有在董事會中擁有較大話語權。

                  業內人士表示,在擔任中歐基金董事長后,竇玉明將獲得較大自主權,有機會按照自己的思路掌控中歐基金未來發展。更重要的是,在政策放開但基金業實現股權激勵仍困難重重背景下,竇玉明若獲得高管持股將具有示范效應,并以此為契機,促進基金業嘗試多種組織模式以改變目前基金公司“股東至上”的治理結構難題。

                  新基金法將實施鼓勵專業人士持股

                  6月1日新《基金法》實施,對于基金行業中的專業人士和高級管理人員而言,新規對其持股、任職等方面均進行了松綁。在對基金公司股東的準入條件上,修訂后的《基金管理人管理辦法》除了對機構股東的凈資產要求大幅降低外(主要機構股東從3億元降為2億元,持股5%以上非主要機構股東不低于5000萬元),更重要的是首次明確了專業人士股東的條件。

                  新管理辦法中則明確規定:基金管理公司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實行專業人士持股計劃,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同時,對于專業人士的持股條件也進行了細致的規定。專業人士不僅可以成為基金公司小股東,亦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成為基金公司主要股東或持股超過5%的非主要股東。

                  除了在專業人士持股方面進行鼓勵,《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對于基金公司高管的職務任免和安排上進行了簡政放權。其中,較為新穎的一點是放寬了高級管理人員在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兼職或者在參股公司兼任董事、監事職務的限制。

                  基金業15年中總經理變更大起底

                  據證券時報報道,基金業短短的15年時間,69家基金公司(2012年之前成立)中,有55家公司總共94次更換總經理,這些總經理平均在位時間為4年,在位時間最長的前南方基金總經理高良玉和前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任職均超過14年,在位時間最短的6位總經理任職均不到1年。而目前在位的66位總經理平均任職時間為3年零2個月,最長的嘉實基金總經理趙學軍在位超過12年,最短的正式掌舵還未滿月。在69家基金公司中,有10家公司3次更換老總,有14家基金公司自成立以來從未更換老總。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