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嘉祺:商業保險在社會保障體系中有重要的作用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主題為“中國:改革開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經濟網全程直播報道。圖為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杜嘉祺。中國經濟網蔣詩舟/攝影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3日訊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于2013年3月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本屆論壇以“中國:改革開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題。60余位跨國公司全球CEO及20余位國際組織高級官員和國際知名學者應邀出席。在主題為“危機后的金融市場新趨勢”的發言中,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杜嘉祺表示,中國必須要深化發展債券市場,使其與保險行業形成長期債務的最佳投資渠道,這樣才會推動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點擊進入論壇專題
杜嘉祺介紹說,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它的社會福利,它的社會保障體系還有待完善。人身保險目前在中國市場滲透率只有1.8%,而在韓國、香港分別是7%和10.1%,根本原因是中國居高的儲蓄率。中國家庭部門儲蓄率還是高居18.7%左右,而美國只有6.5%。中國實際上只相當于美國、香港1/4的水平,在這方面,中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目前中國正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擴大社保的覆蓋范圍,但還是存在很多的不足,而商業保險正是可以發揮補缺作用。同時,推動商業保險的發展也是符合中國關于擴大內需、消費拉動經濟的政策。杜嘉祺認為,在中國目前城市化和人均收入不斷增長的大背景下,商業保險在社會保障體系中扮演更重要的作用,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有助于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
關于人身保險行業為經濟發展提供長期資金來源方面,杜嘉祺表示,人身保險的債務都是長期性的,很多給付都是在保單生效后很多年才發生,所以長期的債務和長期資產的投資要進行一個很好的期限的匹配,債券市場是保險公司為匹配長期債務最佳的投資渠道。而在中國,債券市場和人身保險市場還存在欠發達的情況,所以必須要保證債券市場的放開,才能使得債券市場能夠跟經濟發展的需求相匹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