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前二次探底概率較小 反彈后將展開震蕩
上周大盤探底回升,在回補了3月29日2281-2280點向下跳空缺口之后強勢震蕩,在“七連周陽+四連周陰”之后,上周大盤以中陽報收,由于“經濟退政策松”預期加強,四月份之前二次探底概率較小,大盤將在回抽60日均線或半年線之后展開震蕩。
基本面,證監會就新一輪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征求意見,允許主承銷商挑選五到十名個人投資者詢價,提高網下配售比例,允許IPO發行存量老股,解除網下配售三個月的鎖定期等。這次意見稿與之前市場預期相比,并無新意和亮點。這雖屬長期利好,但短中期對市場估值中樞產生負面的影響。不過決策層又出臺了新增QFII投資額度500億美元和新批500億元RQFII專用于投資A股ETF等進行對沖,短期雖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從長期來說為供給壓力較大的A股提供了較有分量的新多資金,顯示了管理層明顯的維穩意圖。
3月官方PMI為53.1%,這反映企業采購經理對未來市場的樂觀估計,但在資源價格與勞動力成本提高、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等因素影響下,二季度宏觀經濟探底的趨勢仍將持續。市場預期,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4%,CPI或同比上漲3.4%左右,這意味著GDP環比增幅將大幅下行,2012年制定的7.5%的增長率目標目前來看有點玄。不過,溫總理在福建調研時指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基礎,調整結構是關鍵,物價穩定是保障”,決策層數月以來首次如此直白地強調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這意味著二季度“穩增長”仍是宏觀調控第一位的任務。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也釋放出了寬松信號,提出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在2010年出現此類表述時基調為適度寬松。到上周為止,央票已罕見連續停發13周,我們預期,4月份存在降存準、降息、取消股息紅利稅、匯金再度增持銀行股等利好出臺的可能,大盤在超跌反彈之后將會出現橫盤震蕩。
但中期偏長時間仍不樂觀,隨著挑戰增加將信心趨弱,特別是市場化改革,其中包括新三板的建設、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等,均會對整體市場估值中樞產生負面的影響。而“高油價時代”不僅僅體現著全球經濟復蘇進程的放緩,更體現著危機將由全球經濟戰略鏈條的一端向著政治危機的另一端傳導,而國內資源定價機制改革、蔬菜價格上升使得通脹快速回落預期存在反復,并對政策寬松構成一定制約。
技術面,如從上升浪的角度來看,1月6日2132低點至1月12日2295高點為1浪反彈,2295高點至1月17日2196低點為2浪調整,2196低點至2月27日2478高點為3浪的主升浪反彈,2478高點至3月7日2388低點為4浪調整,2388低點至3月14日2476高點為失敗的5浪上攻。2476高點展開階段性調整,2242低點可能展開了B浪反彈。如從反彈浪的角度來看,在2132低點至2478高點ABC三浪形式反彈之后,2478高點至2388低點為1浪下跌,2388低點至2476高點為2浪反攻,2476高點至2242低點可能結束了3浪下跌,2242低點可能展開了4浪反彈。因此,從波浪理論來看,不論何種方式,超跌反彈已展開,但反彈之后將還會再次調整。隨著滬綜指回補了3月29日2281-2280向下跳空缺口,3月28日2344-2341向下跳空缺口將成為多頭反攻的目標,而半年線、60日均線目前在2350點附近,在破位之后將有一個反抽確認的過程,因此短期2341點至2350點區域將構成上檔反壓。
由于均線系統仍呈空頭排列,目前的反彈將是減倉、換倉的機會。雖然反彈之后的震蕩過程中,個股結構化行情仍將呈現,但把握機會較難。交易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可適度進行波段操作。策略上從“超跌反彈”轉向“確定性增長+真正成長股”,關注涉礦概念、券商、消費電子品、西部概念、農業科技、大消費等個股。
(執業證書編號:S0160209060005)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