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經濟“回暖可期” 4月回升趨勢延續
據新華社電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4%,較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PMI連續兩個月回升,反映出中國經濟運行增長態勢趨于鞏固,二季度有望轉暖。
企業新接訂單明顯增加
在一季度經濟增長放緩,尤其是名義GDP增速下降的情況下,市場關心經濟增長動能何時見底企穩。自3月份以來,一些衡量工業經濟運行的指標,比如發電量、重點企業粗鋼產量等均有明顯回升,4月份這一回升趨勢仍在延續,令市場期待有所上升。
針對4月制造業PMI數據再升0.1個百分點至50.4%,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認為,這預示著未來經濟增長趨穩。
“從最近兩個月PMI指數走勢來看,連續小幅回升,特別是新訂單指數最近8個月以來明顯回升,顯示經濟運行整體走勢穩中向好。”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陳中濤說。
尤其是4月以來大、中、小型企業新接訂單均有明顯增加,顯示企業運營再度活躍。
“需求回暖成主要動力”
專家看來,市場需求回暖是推動制造業PMI回升的主要動力。4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PMI新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至51.2%,為去年9月以來最為明顯的一次上升。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解釋稱,這說明我國供求矛盾有所緩解,未來經濟穩定上升具備牢固的市場基礎,中國經濟運行將更為合理、協調。
“盡管近期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雖然逐步趨好,但部分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也對中國出口帶來一定影響,制造業出口出現了一些波動。”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
“將出現周期性上升”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隨著PMI的回升和大宗商品價格回暖,預期經濟增長將在下兩季出現一個周期性的上升。但反彈力度,取決于央行能否最終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 背景
4月出臺一系列“微刺激”方案
4月以來,我國已出臺一系列“微刺激”方案。政府在宣布通過減少小微企業稅收、加大鐵路投資以及棚戶區改造力度、啟動一批能源重大項目之后,還宣布還企業投資自主權、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壟斷領域、啟動80項基礎設施類投資項目。
此外,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扶持農業,及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均陸續出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