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盛重工放棄收購全柴動力 或將面臨投資者索賠

                2012-08-20 08:14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上周五,全柴動力(600218.SH)發布公告稱,熔盛重工(01101.HK)8月17日已向證監會申請撤回“向全柴動力除全柴集團之外的全體股東發出收購股份的要約的行政許可申請材料”。目前,雙方正積極協商后續方案及事宜。

                  久拖不決的熔盛重工要約收購全柴動力事件,終于有了一個結局。這樣的結局,正是投資者擔心發生的。而熔盛重工的違約,也將面臨投資者的反擊。

                  收購事宜曾一拖再拖

                  事情還要追溯至2011年3月16日,全柴動力發布公告稱,全椒縣政府將其持有的全柴集團100%股權在安徽省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

                  同年4月28日,全柴動力公告稱,熔盛重工以投標價21.49億元中標,雙方于4月26日簽訂了《產權交易合同》。熔盛重工將受讓全柴集團100%股權。因全柴集團持有全柴動力44.39%股權而觸發要約收購30%的紅線,熔盛重工因此向全柴動力其他股東發出要約收購書,擬以16.62元/股的價格收購流通股股東所持有的55.61%的全柴動力股權,總收購金額為26.19億元,為此,熔盛重工已經將6.4億元繳納給安徽省產權交易所,另有5.23億元存入中登公司,作為本次要約收購的履約保證金。

                  2011年8月,熔盛重工取得國務院國資委和商務部反壟斷局的批復文件,要約收購“勝利在望”。但與此同時,全柴動力股價卻跌破16.62元/股的收購價,出現巨大套利空間,各路資金和散戶涌入全柴動力。

                  2011年第三季度,基金持股比例為1.74%,2012年第一季度這一數據上升至5.73%。至6月30日,基金持股數略有下降還是達到了5.13% 。一季度報顯示,在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從第三位開始均為機構投資者,興業全球視野基金、東方證券、長江證券及眾多陽光私募參與其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國資委批復即將于今年8月26日到期。全柴動力7月17日公告顯示,熔盛重工并未向證監會上報相關補正材料,而是尋求“延期收購”,讓市場嗅到了故意拖延的意味。

                  一位從業6年的國際航運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熔盛重工巨大的現金流壓力或許是其放棄收購的原因之一。其三大主營業務中有95%是造船業貢獻的,航運業是周期性行業,目前全球航運業不景氣,作為全球航運業晴雨表的波羅的海指數持續走低,新船成交繼續低迷,短期內市場回升的可能性較小。此外,受歐債危機及全球經濟疲軟影響,很多船廠新簽船舶訂單的預付款比例大幅下降,由原來的交船前預付80%下降到20%~40%,一般簽約款從以前的20%下降到5%~10%。從而導致船廠營運資金需求大幅增加,這也對熔盛重工的業績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而執行收購全柴動力的江蘇熔盛此前曾通過間市場募資20億中期票據,據募集說明書披露,截至去年9月,公司資金缺口為41.35億元。

                  此外,截至上周五收盤,全柴動力股價已跌至9.02元/股。相對于16.62元的要約收購價,已經跌去45.73%。在這一背景下,繼續執行要約收購對于已經陷入行業困境的熔盛重工來說,是非常大的賬面浮虧和現金流壓力。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