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煤毀約潮將至 廣東多家貿易商浮虧過億

                2012-07-06 08:44    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

                  中國的煤炭貿易可能即將面臨一輪毀約潮。

                  廣東一大型煤炭貿易商7月5日透露,廣東省內已經有超過10家的煤炭貿易商虧損過億,已經有少部分企業開始毀約,拒絕履行進口合約或國內采購的合約,“貿易商們普遍要求供應商暫不發貨。”中國的煤炭貿易商主要集中在廣東。

                  他透露,今年4月17日-19日的北京中國國際煤炭大會后,幾乎所有的大型煤炭貿易商們都與國外供應商們敲定了短期的煤炭進口合約,少則100萬-200萬噸,多則近千萬噸。這批以120美金/噸左右價格簽約的進口煤,在短短兩個月內,價格暴跌至85美元/噸左右。

                  另一個場景是,積壓的煤炭已經堆滿了中國的港口。7月初,煤炭中轉港口包括秦皇島港在內的環渤海四港,煤炭庫存已經超過2000萬噸,而消費地的廣州港煤炭庫存也一直高企在280萬噸的極限水平。

                  熟知秦皇島港情況的消息人士說,環渤海四港已經啟動了強力疏港措施,希望與太原鐵路局、呼和浩特鐵路局協商后,在月內將四港港口庫存大幅下降到1500萬噸水平。

                  但他提醒,具有風向標效應的秦皇島港庫存即便月內大幅下降,也并不意味著終端需求的復蘇,這僅僅是港口與鐵道部短期協商的結果,而鐵道部并無動力長期配合港口控制庫存,全年看,港口煤炭庫存壓力仍將高企。

                  毀約潮將至

                  上述貿易商介紹,今年的中國國際煤炭大會期間,國外的主要煤炭供應商以及中國大型的貿易商們都悉數到場,北京的萬豪酒店里塞滿了煤商。會議期間,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的動力煤價格在125美金左右,會議剛結束,這一價格下跌了近3美金。

                  3美金的下調,使得貿易商們的套利空間開始出現。按照當時國內外動力煤價差,貿易商們每噸進口煤大約可以實現20元人民幣左右的利潤。一時之間,貿易商們跟風似的踴躍簽單,一般都簽進幾百萬噸的現貨。該人士隨機了解了幾位同行,匯總下來,幾家貿易商的合同量就接近2000萬噸。

                  “有澳洲煤,也有美國和俄羅斯貨,便宜的印尼煤采購量也不少。”他說,一些大型央企當時也涉足了煤炭進口。

                  因為都是現貨合約,按照約定,這批進口煤主要集中在5、6、7月份集中到港,而6、7、8月份正是中國傳統的迎峰度夏的用煤旺季。

                  上述貿易商說,原本計劃是在夏季用煤高峰啟動之前囤煤待漲,賭漲這一波夏季行情。結果,短短兩個月內,國際煤價和國內煤價雙雙暴跌,跌幅超過20%。

                  曾在中煤集團任職的北京長貿咨詢公司總經理黃騰說,估算下來,100萬噸的進口動力煤,貿易商們浮虧就超過了2000萬美元。而貿易商們在上述會議后簽署的合同量至少都在100萬噸-200萬噸。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