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河南工商局福利房疑違規 比周邊房價低四成
土地性質錯位 開發手續缺失
平均房價在每平方米5000元以上的鄭州市北郊,卻突然出現一個售價僅為每平方米2700元左右的小區。《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經過采訪后發現,該小區的房子不僅不對外銷售,甚至建設單位河南茵特置業有限公司的員工也無權購買。
該小區的名稱是“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下稱‘河南省工商局’)如意花園住宅小區”,購買對象僅限于該局的部分職工。如今,相關土地開發手續的缺失,正讓該小區陷入“福利房”與“隱性收入通道”爭議。
3月29日上午,本報記者在鄭州市花園路與迎賓路交叉口向南300米處發現了這個小區。資料顯示,該小區占地面積共計27畝,其中建筑面積約5.18萬平方米,建筑為地下1層、地上12層的住宅。
河南茵特置業有限公司為該小區的建設單位。但該公司員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小區的房屋,并不面向市場銷售,而是由該公司為河南省工商局定向開發,購房對象僅限于河南省工商局職工。
資料同時顯示,該小區共有288套住宅,按照面積大小不等,共包括90平方米、130平方米和145平方米3種戶型。
來自河南省工商局的一名對此次分房結果不滿意的職工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2011年春,河南省工商局曾在內部下發公告稱,該小區的房子,將按照職務高低與工齡年限進行分配,房價為2700元/平方米,最終確定的購房者需先一次性支付一半房款。
本報記者查詢發現,與該小區位置類似,同樣地處鄭州市花園路與迎賓路交叉口的甲六院小區,對外的銷售價格則為5000元/平方米。
如此低廉的價格,最終都有河南省工商局的哪些職工獲得了購房資格?
河南省工商局宣傳教育處一位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小區的房子,主要是為了解決該局一些困難職工、新分配的大學生的住房問題,已經有房子的職工,就不再具備購買該小區房屋的資格。
但根據上文中,接受媒體采訪的河南省工商局內部職工表示,房子為困難職工而建的說法,其實站不住腳。據這位職工表示,河南省工商局的多數職工并不缺少房子,很多人甚至名下都有兩三套房產。而且,河南省工商局的省直職工,共有300余人,但整個小區的房子,就有288套。
對此,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河南中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磊表示,河南省工商局的上述行為,比部分行政機關、國企單位所采用的“團購低價房”的性質更為嚴重。因為,河南省工商局所開發的如意花園小區,是屬于已經禁止批準的“福利房”范疇。更令人吃驚的是,該土地的用途,也并不是住宅小區,而是“機關團體”的辦公用地。
王磊向記者出示的一份蓋有“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土地登記結果查詢專用章”的資料顯示,該地塊雖然具備國有土地使用權證號,但土地的性質卻是“機關團體”。
據王磊介紹,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條文,“機關團體”用地并不允許建住宅小區。如果真想要建設住宅,就牽涉到土地使用性質的變更,必須進行重新報批,并重新走招拍掛、繳納土地出讓金等一系列手續。
河南省工商局副局長楊文生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小區雖然確因手續問題被鄭州市城鄉規劃局監察支隊下發過停工處罰通知書,但他們已經向有關部門做了解釋,目前,該小區是“一邊走手續,一邊施工”。
有關部門的“解釋”是指,這片土地最初是河南省工商局于2001年11月由河南豫泰國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轉讓而得,購買價為28萬元/畝,并為該局下屬一所學校而預備的。但由于鄭州市啟動該地塊相鄰道路拓寬工程,將該地塊占用大半,最終導致學校項目流產。加上當時鄭州市沒有對該土地占用給出補償,河南省工商局因此認為,他們將該塊地改建為住宅小區,自然不用再繳納土地出讓金等稅費。
對此,律師王磊則認為,當時的道路擴建占用土地,自然會有項目審批和補償資金,而該地塊的土地手續變更和土地出讓金的繳納,仍然需要上繳國庫,這本來就是兩條線,適用法律也并無交叉,將兩者私下對沖,違反土地法和財政法等多條法律法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