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組織藏身邁好多商城 忽悠消費也能創富
4
涉嫌傳銷?團隊管理者稱“你要先弄明白”
按照張先生描述的這一模式,如能正常運轉,無需購物消費,只要有人能源源不斷入會,推薦者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取收入,級別越高收入也就越高,所以不少人不惜自己多交錢先提升級別。以張先生為例,他在不到幾個月時間里就成了四星總裁,其中他自己也交了2萬元。當記者將這一模式告訴直銷業內人士時,對方都直言這就是傳銷。
直銷道道網總裁、直銷行業專家王利明坦言,“從你描述的‘邁好多’的情況來說,疑似互聯網傳銷中的假借‘電子商務’傳銷,此類傳銷團伙強調三網合一、網絡線上購物、線下店鋪銷售,加上人網的推廣,實際采取多層次傳銷模式,產品對他們來說無關緊要。”
事實上,在“邁好多招商”的QQ群中,記者和其他群友也曾質疑這種行為是否“傳銷”,但群主張先生要么不予理會,要么直接否認。“這一定是你誤解了,直銷與傳銷其實只是一墻之隔,你要先弄明白,再跟朋友說。”張先生向記者解釋,并一再鼓動記者早一點加入,成為他的團隊成員,并一再強調,“你介紹入會的朋友,他們一生的消費都與你的利益相關。”
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禁止傳銷條例》
專家提醒要警惕披“電子商務”外衣的網絡傳銷
“消費致富,推薦朋友賺大錢”的邁好多究竟是“何方神圣”?記者實地探訪了深圳邁好多地址。讓記者意外的是,這個地址上找不到“邁好多”,而是另一家互聯網企業。直銷業內專家坦言,現在許多團伙披著“電子商務”的外衣來做傳銷,幾乎成了一種趨勢;他提醒市民,凡是以繳納代理費為名義收會費,都要慎重。
邁好多不知情?牽出神秘獵鷹商學院
在與張先生溝通同時,記者也向“邁好多”商城的客服了解情況,但客服強調商城只有一種會員模式,就是注冊后消費滿7000元后升級為VIP會員并享受折扣價。對于商城方面的說法,張先生的解釋是,“每個人的角色不同,客服只負責解決售后服務,并不了解公司的發展。”
當記者希望張先生提供與邁好多商城合作的協議時,他回應稱,“我們是與邁好多合作負責市場推廣,并且成功影響消費者,我們能給公司產生利潤能拿到錢就可以了。我們是團隊獨立運作的,不可能與公司有任何文件。”在深入了解后,張先生才告訴記者,該項目是深圳獵鷹商學院的創始人與邁好多合作的,而當記者追問創始人是何方神圣時,張先生遮遮掩掩地回答,“慢慢來,你加入后自然就認識了。”
記者按照張先生發來的鏈接,登錄了深圳獵鷹商學院的網站,卻找不到關于這個商學院的任何地址或聯系信息,最終記者只能向在線QQ客服詢問情況,但截至發稿時也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邁好多”在哪里?注冊地掛靠三家公司
隨后,記者按照“邁好多商城”營業執照上的地址前往深圳調查,卻發現,想要找到這個商城也似乎并不可能。
“邁好多商城”營業執照中的地址為“深圳市南山區興南路東東濱路北京光海景花園A棟3-302(入駐深圳攜網商務秘書有限公司)”,記者實地發現,A棟3-302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但并非“邁好多商城”,而整個A棟三樓也沒有與邁好多有關的公司。記者又試圖找尋“邁好多”入駐的“深圳攜網商務秘書有限公司”,小區管理人員告訴記者這家公司在320室,“我有點印象,這個地址掛了三家公司”。
記者進入320室,發現公司名為“中國華西工程設計建設有限公司建筑設計研究中心,深圳市唯克蘭頓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得知記者要找尋“深圳攜網商務秘書有限公司”時,前臺隨手扔給記者一張名片,告訴記者“他們是幫別人注冊公司的”。當記者詢問這里是否是深圳攜網的辦公地點時,前臺說“這里就是他們的辦公地點,只不過他們幫我們注冊公司后租給我們辦公。”
而記者撥通了名片上顯示的“深圳攜富空間商務有限公司”曾副總的電話,她告訴記者只是通過中介幫邁好多注冊而已,“現在中介和‘邁好多’我們都聯系不上”。
■專家說法
傳銷毒瘤轉戰互聯網,易隱藏,難打擊
據張先生口述,短短兩個多月他們在全國就發展了1000多名會員。即使按最低標準,普通會員只收700元計算的話,至少也有70萬元入賬。而他坦言自己并非團隊的管理者,其上另有領導。按照他四星總裁的身份,也只能算是團隊的基層,他個人就已經一次性投入了2萬元。
對此,直銷業內專家王利明坦言,現在傳銷團伙轉戰互聯網,披著“電子商務”的外衣來做傳銷,已經成了一種趨勢。“這種模式隱蔽強,不太容易讓一般老百姓識別。而個別涉嫌傳銷企業甚至還會拿著所謂具有政府背景的牌子進行,例如典型的已經跑路的人民購物網。”在王利明看來,與普通的傳銷犯罪相比,互聯網上的傳銷隱蔽性強,不容易識別,而且由于依托互聯網,大多沒有具體的場所,政府打擊起來也更加困難。
王利明提醒,對以繳納代理費為名義的要慎重。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新型電商,產品都是企業的靈魂。如果一個電商對產品不是很重視,就應該引起消費者或投資者的注意。“尤其需要市民繳納代理費等各種名義入門費,就更要慎重了。”
■記者手記
赤裸裸的金錢誘惑也曾讓我心動
第一次與張先生通話時,他的聲音洪亮清澈,言語中流露出堅定自信的氣質,讓人很難將他和傳銷組織聯系在一起。張先生一直向我灌輸“在消費的同時也能賺錢”的思想,“只要介紹朋友入會買東西就可以從消費金額中賺取10%的提成”,這樣赤裸裸的金錢誘惑也曾讓我心動。
這個組織每周一、三、五的晚都有視頻會議,會議中有“老師”給大家講解入會的好處。我曾參加過一次視頻會議,大約有20多人參加,主持人極具煽動性的言詞“家里的金山”、“空中沃爾瑪”等,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我還隔三差五還會收到張先生的勵志微信,“成功的路上并不擁擠只是堅持的人不多”、“快樂是人心靈上的滿足”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張先生跟我解釋了半天“六重獎勵”規則后,我最后還是沒弄明白,但對于“可以月賺百萬,快速致富”卻印象深刻,莫非這就是傳銷團隊的秘訣——先用這樣自訂的繁瑣規則把人說暈,然后讓人稀里糊涂就加入?
(許莉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