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俊波:文藝派金融專家的“鐵腕監管”
對話項俊波
提升保險業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經濟參考報》:當前,全國掀起了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熱潮。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對做好保險工作有什么樣的重要意義。
項俊波:黨的十八大報告,總攬全局、高屋建瓴、內容豐富、思想深刻,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行動指南,是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綱領性文獻。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對指導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的保險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是黨的十八大為保險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保險業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努力把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與保險業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用科學發展觀進一步統一行業思想和行動,以科學發展的理念進行行業發展和監管的頂層設計,繼續深化保險業改革,大力完善保險監管,切實保護被保險人利益,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是黨的十八大為保險工作明確了戰略定位。保險業學習十八大精神,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找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切入點和著力點,充分發揮商業保險獨特的風險管理功能和社會保障功能,不斷豐富服務內涵,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黨的十八大為保險發展帶來了全新機遇。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保險業一定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大局,充分發揮保險的功能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經濟參考報》: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是當前各行各業的重點工作,保險業打算怎樣結合自身的行業優勢,在服務國家大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項俊波:第一,要在完善現代金融體系中發揮作用。保險業的發展壯大對于優化金融結構、提高金融體系運行的協調性和穩健性具有重要意義。保險資金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的特點,通過保險資金運用建立起來的社會融資機制,有助于解決我國金融體系中普遍存在的資金“借短用長”“借長用短”的問題。
第二,要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中提供支撐。我們要抓住有利時機,立足我國實際,借鑒國際經驗,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因地制宜,通過提供經辦服務、提供補充醫療和養老保險、積極發展商業健康和養老保險等多種方式,主動參與社會保障體系改革。
第三,要在完善農業保障體系中貢獻力量。發展農業保險,對于更好地服務“三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要在完善防災減災體系中發揮優勢。利用保險機制預防和分散災害風險并提供災后損失補償,是加強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近20年來,國際上自然災害的保險賠付金額一般都占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的30%-40%,我國的這一比例僅為3%左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