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45天速成雞大起底 藥檢比率不到千分之一
在合作社的一塊空地上,記者看到了許多被丟棄掉的藥瓶和包裝袋,包括雙黃連、菌痢王等等。理論上,農戶一年可以養6批雞,在45天出欄后,剩下的15天用于清理雞的糞便、洗刷風干雞棚,并消毒。然后再引入下一批雛雞。而在養雞的45天周期內,農戶對于消毒次數具有隨意性,如果管理、喂養得好,可能一次都沒有,也有可能消毒四五次。“如果發病比較多,則是一天消毒一次,或者兩天消毒一次,也會用高錳酸鉀給雞飲水消毒。”
而在山西的粟海集團,其與養殖農戶合作采取類似的模式。“粟海規定只能用公司配的藥。”老趙以及在粟海集團所在地許家營工業園附近一家養殖規模在3萬只的大型養殖戶的技術員蘇成(化名)告訴記者。
這就是記者在山西、天津兩地,肯德基雞肉的供貨商的多個簽約農戶見到的養殖情景。45天,這個數字可能讓一般人難以接受,在業內卻被看作一個正常的指標。
“白羽雞我10多年前已養過,這個雞種不是新鮮事。”一位有著動物營養學教育背景及多年動物藥生產、銷售經驗的業內人士甘建華(化名)告訴記者,這個雞種行內又叫A雞,是一個育種的結晶,特性是長得快,只要飼料的營養需求達到身體需求就可45天出欄。甘建華還告訴記者,45天出欄還是個保守的數字,部分養殖過程監控得好的雞,甚至可40天出欄。
就在今年9月中旬記者參觀肯德基、麥當勞的雞肉供應商圣農發展時,圣農發展給記者展示了一幅白羽雞的飼料配比圖,白羽雞飼料主要包含蛋白原料、能量原料和復合添加劑三類。主要成分包括大豆粕、玉米、麩皮、礦物質、維生素、酶制劑、植物油、磷酸氯鈣等。據資料介紹,白羽雞可分為四個生長階段,不同的生長階段對能量和蛋白質的需求不一,因此其飼料配比并不一樣。
就“速成雞”問題,南都記者聯系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其工作人員表示,白羽雞45天出欄屬正常,且稱安全性和營養性并無問題。據其介紹,關于白羽雞安全性的討論,始于去年的“激素雞”,當時協會就做過調查,對于白羽雞的安全性和快速成長原理做過解釋。
甘建華也稱,加入激素的可能性很小。和養豬不同,雞本身生長速度已很快,按正常營養配比飼養即可,如果加入激素,反而會加重其肝臟負荷,使雞的發病率增加。甘建華表示,白羽雞的存活率大概在95%。
而中國畜牧業協會曾在2011年5月31日于北京舉行的“肉雞養殖與消費安全”論壇上公布一項第三方檢測結果,京滬穗三地的抽檢顯示雞肉不含激素。當時,中國農科院畜牧獸醫所副所長、國家肉雞體系首席科學家文杰研究員指出,消費者對于“使用激素促進肉雞生長的認知是個極大的誤區”。肉雞之所以生長快、出欄早,主要得益于以下五大因素:不斷優化的品種、科學的飼料配方、有效的防病防疫措施、標準化的雞場設施、科學的飼養與管理。其中前兩種因素的作用最大。
病雞流向存隱患
盡管業界基本上已為白羽雞為何可45天出欄及其雞肉的安全性定了調,然而記者多地實地采訪時發現,整個肉雞供應鏈條仍存在諸多風險隱患。
在新開口鎮后六口村,記者了解到,白羽雞從雛雞到出欄,整個周期并不固定在45天,也有20多天就出欄,也有30多天出欄的,合作公司規定一般是肉雞生長45天可出欄。而根據出欄時的時間和體重,又分為大雞、中雞和小雞。如果重量超過了4.8斤,則被稱為大雞,重量在3.8-4.7斤的,被稱為中雞,少于3.8大于3斤的,被稱為小雞(一般是3.5- 3.7斤)。其中,小雞一般30多天就可以出欄,大成公司收購后,成為肯德基的原料雞。“你們在肯德基吃的雞腿,很可能就是這里送出去的小雞。”
據民盛養雞專業合作社的養殖戶介紹,有時雞在中間階段病了,管理不了,就當作中雞或者小雞賣出去,當雞少于3斤時,大成按淘汰雞作價來收,價格低不少。“養到這個份上,是技術太差了。”該養殖戶介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