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養老金開閘投資 3大懸念待解

                2012-03-22 09:19    來源:四川在線

                  社保基金投資渠道盤點。

                  傳聞已久的地方養老金委托投資終于在20日晚間得到證實:廣東省獲準將其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1000億元委托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進行投資。

                  盡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21日表示,不要把“委托投資運營”誤讀為“委托入市”,或是“入股市”,但分析人士認為,這1000億元資金中部分進入股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過,養老金入市仍有三大懸念待解。

                  懸念1 其他地方是否跟進?

                  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由各地方管理的養老金累計結余近2萬億元,由于這些養老金主要用于購買國債和存入銀行,扣除通貨膨脹率,十年年均收益率為負數,對地方養老金進行投資運營無疑將更有利于其保值增值。

                  全國社保基金成立11年來年均收益率8.41%的業績使其成為國內養老金投資運營的專業機構。那么,其他地方養老金投資運營是否會隨之跟進?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認為,推進地方養老金投資運營是大勢所趨,全國社保基金在養老金投資運營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其他各地也很可能采取相同的辦法。

                  懸念2 投資何時有章可循?

                  出臺相關的投資辦法將是確保地方養老金保值增值的根本。

                  “應盡快出臺地方養老金投資運營的相關規定,規定多少比例的養老金可以投資運營,投資金融資產的比例配置是多少。在廣東先行先試的基礎上,總結經驗,發現新問題及時糾正。”黃澤民建議。

                  懸念3 風險如何有效防范?

                  在我國,養老金的全國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部分早已投資股市。不過,若要股市真正成為養老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投資渠道仍需審慎推進、透明運作。

                  一般來講,養老金投資各類金融資產通常會限制一定的比例。例如,全國社保基金進行股市投資的比例是最高40%,境外投資的比例是最高20%,而企業年金投資股市的比例最高為30%,這一比例限制對防范投資風險十分關鍵。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日前表示,可分步推進地方養老金投資運營,地方養老金投資股票應該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其投資配比應低于社會保障基金40%的入市比例,高于商業養老保險的25%。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指出,養老金投資運營的目標是保值增值,應選擇低風險、低收益的投資產品。

                  據新華社

                責編:張開放
                0

                相關新聞

                更多>>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