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網銷探索中亦須守住合規經營底線
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購物方式,網絡淘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尤其是“聚劃算”等團購活動的興起,更是讓網絡購物賺足了眼球和收益。
元宵節期間,合眾人壽、國華人壽、弘康人壽三家公司也在淘寶“聚劃算”平臺開展了一次熱熱鬧鬧的團購活動。然而就在這一嘗試吸引了眾多網絡消費者的關注并帶來可觀保費收入的同時,也有媒體開始質疑合眾人壽網銷大打擦邊球、涉嫌銷售誤導。
據了解,媒體之所以質疑此次網銷活動,第一項理由就是該活動涉嫌“用高收益吸引客戶”。
對于“用預售5%的高收益吸引客戶”的說法,合眾人壽新渠道部總經理王衛東表示,合眾人壽對網銷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設置較高主要考慮到兩個因素:一方面,相較傳統渠道來說,網銷渠道的成本低、投保快捷,這使得在計算綜合成本方面有很大的優勢,比如淘寶給保險公司的平臺費用、支付費用不到傳統渠道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合眾人壽看好互聯網的未來發展,因此在前期投入上做了更多工作,希望能夠以此來打開局面。
“合眾人壽的客服在銷售時會向客戶指出本產品的5%是預期年化收益率,最低保證結算利率是2.5%。由于是第一次進行類似的活動,在操作過程中,確實會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年化保底收益2.5%并沒有出現在網頁的顯著位置,但我們已經在著手改進。”王衛東如是強調。
據王衛東透露,未來合眾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將會設立專門的資金管理團隊對網銷的資金進行運作,針對網銷資金運用的周期、資金量等特點進行專門化的運作,以對網銷資金的收益提供更多的保障。不僅如此,依據電商平臺網絡人群的購買特點,合眾人壽還希望以前期保險的理財功能來吸引客戶,同時會推出偏保障性的產品及保險周期更短的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在為期三天的團購活動中,三家保險公司均采用了買保險贈送淘寶“集分寶”的方式。而根據我國《保險法》的規定,“保險公司不得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保險費回扣或者其他利益。”
對于有媒體質疑“集分寶”就屬于《保險法》所規定的“其他利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庹國柱[微博]表示,目前保險行業這類的情況很普遍,如購買車險送洗車卡、保養卡等,“這是正常的市場競爭行為”,庹國柱認為,贈送“集分寶”是淘寶進行網絡銷售促銷時的常用方式,對于其在保險銷售中使用是否屬于違規,在監管上并沒有明確規定。
2012年10月,保監會發布的《人身保險銷售誤導行為認定指引》指出,保險公司在銷售產品時不得“使用保險產品的分紅率、結算利率等比率性指標,與銀行存款利率、國債利率等其他金融產品收益率進行簡單對比。”而有關媒體質疑此次網銷活動的第三個理由則是基于該項規定。
記者在活動期間登陸合眾人壽、國華人壽等公司淘寶旗艦店的網頁上看到,雖然幾家公司將自己的產品與基金等產品進行了比較,但比較的類別為是否有募集期、是否保本、是否有手續費等方面,各家公司都“有意或是無意地”避開了預期收益率等保監會明令禁止的一些對比內容。
一位保險專家告訴記者,“無論對于合眾人壽還是保險行業,網銷都是一種新型的銷售模式,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創新。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何種銷售模式都必須守住依法合規經營的底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