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費收入增速放緩 上市險企或掀融資潮
隨著10月17日新華人壽發布前9個月保費收入報告后,4家上市險企前三季度“成績單”悉數亮相。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資本市場萎靡等因素影響,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增速放緩,減值、融資壓力則進一步增大增大。
根據4家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前9個月,中國平安總保費收入1797億元,同比增長12.5%,在4家公司中表現最好;新華保險和中國太保的總保費收入分別為778.3億元和12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和4.6%;表現最糟糕的是中國人壽,總保費收入2631億元,同比下降了0.4%。
利潤增速迥異
在公布前9個月保費收入的同時,中國人壽同期發布了前三季度業績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稱:經公司初步測算,預計截至2012年9月30日,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2011年同期下降55%,僅為167.17億元,每股收益0.59元。
對此,中國人壽給出的解釋是:2012年前三季度受資本市場持續低位運行導致投資收益率下降和資產減值損失增加的影響。該公告僅為公司初步的估算,有待進一步核查,也未經審計。
與中國人壽糟糕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平安前三季度利潤增速大幅領先同業。中國平安第三季度單季度利潤增速超過50%,若不考慮去年同期并表深發展的一次性影響則小幅負增長,好于同業。
“稅延型個人養老保險試點漸行漸近,平安壽險是最受益的。”申銀萬國分析稱,預計第四季度稅延型個人養老保險上海試點可能推出,較大程度上帶動養老保障型產品的銷售。根據測算,養老保險稅收優惠政策將為行業帶來10%左右的保費增量,對保險公司的價值貢獻在5%-10%。平安壽險將最大程度受益于養老保險稅收優惠政策。
對于中國人壽的表現,申銀萬國表示,單季計提資產減值100億元左右,低于市場傳言的140億元。事實上,今年第三季度,滬深300指數下跌7%,債券指數下跌1.3%,浮虧大幅增加屬預期之內,“中國人壽計提減值幅度遠超我們預期”。
國泰君安則指出:中資壽險公司盈利表現不佳(預計中國人壽2012年末每股凈資產為7.25元,低于其公告的2012年上半年每股凈資產7.55元),但是,公司本次公告的每股收益仍低于預期。
“由于第三季度資本市場表現不佳,中國太保也可能有相似情形,如投資表現不佳及資產減值損失等。對其短期股價影響負面。”國泰君安分析稱,目前,壽險行業缺乏顯著的正面催化劑。
資金壓力大增
根據申銀萬國測算,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項下公允價值變動分別為146億元、76億元、43億元和6億元,相應季末浮虧增加至154億元、175億元、99億元和19億元,基本回到2011年末水平。這使得第三季度上市險企減值壓力再度出現。
事實上,經過前二季度大幅計提減值損失,原以為可以在下半年輕松一些的保險公司再度焦慮起來。第三季度資本市場依舊低迷,股市和債市雙雙下跌令險企投資浮虧再度擴大,凈資產表現大打折扣。
在此情形下,上市險企將再度面臨資本饑渴。在首發280億元次級債完成之后,中國人壽近日將啟動第二批約100億元次級債發行。新華保險于8月初完成了100億元次級債募集,償付能力充足率得到提升。
對此,一位市場分析人士并不樂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資本市場沒有明顯好轉,在業務擴張戰略下,新華保險仍將面臨資本補充壓力。”而這顯然不僅僅是新華保險一家的煩惱。
中金公司認為,由于股市和債市表現不佳,保險公司盈利能力出現惡化,財務實力面臨挑戰。如果資本市場持續表現疲弱,保險公司普遍面臨新一輪資本補充壓力。不久前,中國太保也發布公告稱,計劃定向增發約80億H股,從而使集團償付能力充足率水平保持在近400%左右的較高水平。
“與前述兩家公司相比,中國太保面臨的資本金壓力最小。”上述分析人士強調,“如若資本市場好轉,第四季度險企減值準備金或減少,有助于提升利潤。”
記者注意到,自9月末以來,部分保險公司開始積極加倉,普遍認為隨著經濟階段性企穩,加上維穩信號的傳遞,第四季度存在不少投資機會。目前,大多數保險公司的權益投資倉位仍處于10%以下的歷史低位,伴隨著險資加倉并積極籌謀波段操作,浮虧收窄或有可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