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延誤險”遭冷遇 僅一成乘機旅客知曉

                2012-07-18 09:31    來源:浙江在線

                (圖片:陳驍)

                  “航班延誤,我還在杭州。”昨天上午10點23分,杭州蕭山機場等候大廳,吳先生正在給家人電話,神情疲倦而焦慮。距離他不到十米的某航空公司售票處旁一片喧嘩,三十多人正緊圍著兩位白色制服的工作人員,他們有些激動,“昨晚九點多飛回秦皇島的飛機,到現在還沒有飛,究竟還要多久?航空公司就沒有一點賠償嗎?”

                  其實,類似于這樣的場面在近幾年并不少見,尤其是進入了眼下的雷暴天氣。據最新的中國消費者協會與中國民航局聯合發布的“2011年航空服務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國內航班延誤率居高不下,近年來更是呈上升趨勢。76.5%的消費者曾遇航班延誤,同時近半消費者對航班延誤后的服務賠償不滿意。

                  雖然大家屢遭延誤之苦,但卻很少有人會想到通過購買航班延誤險來降低風險。

                  不可控風險都可賠付

                  目前國內的航班延誤險大約有三種類型:一、航空公司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的航空旅行險,包含航班延誤險;二、和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的延誤險;三、保險公司通過商旅平臺,利用商旅平臺用戶資源的渠道銷售的延誤險。

                  “這里包含了惡劣天氣,自然災害、機械故障、罷工、劫持或怠工、其他空運工人的臨時性抗議活動等多種情況。”陽光產險網店事業部項目經理邸子揚介紹,從原理上講,凡是被保險人認為不可控制的風險因素所導致的保險事故,都涵蓋在這個保險責任范圍之內。

                  據了解,單純航空延誤險目前就只有陽光保險和太平洋保險兩家公司在運行。兩者略有差異:前者與淘寶旅行合作,具體分為A和B兩款,A款是延誤兩小時賠償200元(航班起降地不包含北京、上海、廣州)、B款是延誤4小時賠償200元(航班起降地之一為北京、上海、廣州)。飛機預定起飛時間前24小時截止銷售。保費相對較為便宜,現在為推廣期,只需要5元。

                  后者則與攜程網合作銷售,推出的航班延誤險,除了對被保險人乘坐的航班發生延誤進行賠償外,也對航班取消、返航、備降的情況進行賠償。被保險人乘坐保單載明的航班,發生航班抵達目的地延誤3小時及以上(起飛后未發生返航、備降)賠償300元、起飛后返航、備降賠償100元,航班被取消賠償100元。航班起飛前截止銷售,但保險費相對較高,每份需要20元。

                  鮮有人聽說延誤險

                  “先說是雷雨天氣延遲,后來又通知說飛機故障,現在還沒個準信。本來高高興興地來,現在就一肚子火。這次實在太離譜。”在機場滯留已經超過十三個小時的吳先生滿肚子牢騷,這兩年坐飛機一點不省時,機場大廳滾動電子大屏幕上,航班延誤或取消的紅色通知經常是一波接一波。

                  不過即便是經常遭遇這類情況,他都不太知道航空延誤險。“這險什么時候有的?我都沒聽說過,要知道我一定買,碰到的概率太高,碰上航空管制、天氣惡劣,航空公司不會給賠償,通過保險公司拿到一點賠償,多少能有一些補償。”

                  記者隨即對蕭山機場等候區的乘客進行了調查。據統計,接受調查的49名乘客中,僅有6人聽說過航班延誤險,而這6人當中,沒有一個人購買過航空延誤險。

                  “這個險干嘛的?正規嗎?”坐在自動投幣按摩椅上的李先生摘下墨鏡,抬起眉毛,略有警惕,“我又不是天天坐飛機,就偶爾飛一次,如果它只賠個一兩百塊,理賠時還要我跑來跑去,倒不如不買。”

                  調查中有23人表示,若是正規的保險公司提供保費較低的延誤險,且購買和理賠手續簡便,還是很樂意買的;另外29人則持相反態度,個別受訪者指出,延誤險應該包含在機票或意外險中。

                  事實上,一項網絡調查也顯示,超過八成受訪者購買過航空意外險,而六成的受訪者卻從未聽說過航班延誤險。有業內人士透露,一些商旅平臺即使推了優惠促銷,購買比例也并不高,勉強只能達到5%。

                  航空延誤險并不是新險種。2004年,航班延誤險就首次在國內現身。當時,外資財產保險公司美亞保險推出了兩款旅游險,其中“旅程延誤”被列入保障范圍。此后,不斷有保險公司跟進推出類似險種,一些還曾向部分信用卡用戶贈送航班延誤保險。不過旅客對航空延誤險的知曉度和購買率一直不高。

                  上述李先生說,花個一二十元錢買一個60萬的航空意外險我覺得可行。但是差不多的保費,最后就賠付個兩三百,我覺得就沒啥意思了。再說了,保險賠付總是不容易,到時候為了幾百元,要填寫索賠登記表,向保險公司提供航空公司開具的航班延誤證明、機票行程單復印件、登機牌、身份證復印件等材料,太折騰了。

                  “從目前看,航班延誤險的受關注程度的確遠遠不及意外險。”邸子揚認為現在不是太普及是因為大家還都不了解,總認為航班延誤險屬于“小險種”,售價低、賠付少。保費差得不多,但航空意外險賠償金額卻要高很多。不少人認為,與關系到生命安全的意外險相比,航班延誤險只是為時間成本提供保障,并不涉及利害關系。“但有過體驗的消費者卻是另外一番感受,賠付也并不像過去那樣繁瑣,現在保險公司能第一時間從機場得到是否延誤等信息。”

                  為何遭冷遇?

                  保險公司主動提醒使賠付日趨簡單

                  陽光產險的航班延誤險具體說明書上指出,保險采用自動理賠系統,無需人工報案或提供材料。如發生航班延誤,陽光保險將默認使用客戶購買機票時的支付寶賬戶作為您的賠款收入賬戶,并以短信形式提示客戶是否需要更改此賬戶,客戶可按短信提示操作,如逾期未回復,陽光保險將把賠款支付至默認賠款收入賬戶。

                  “可以說,我們現在已經努力做到了直賠,這也符合網銷‘快’的特點。就是不需要人工報案,我們會比乘機旅客更早拿到飛機起降時間,會主動發短信告知。”邸子揚說因為飛機起降時間等數據都來自第三方數據公司,如果有客戶對起降時間存在異議,可提供航空公司出具的書面證明材料。

                  太平洋產險的延誤險理賠范圍相對較廣,但是理賠上還是需要乘客自己撥打理賠專線,或登錄其在線理賠網站,輸入保單號碼、航班號和身份證號后,以及提供乘機人的開戶銀行信息。經核實后于7-9個工作日收到保險公司保額的轉賬。理賠自航班延誤之日起2年之內均有效。

                  “如果通過購買保險能達到一種peace of mind,也就是真正獲得心靈上的寧靜,那么就會有消費者愿意購買這類保險。”北大匯豐商學院雎嵐博士接受采訪時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航班延誤險無論是購買還是退保都要隨同機票一起,不可以單獨實現。

                  “倒逼”航班準點

                  “現在這個險種開始被人們慢慢熟悉起來,就我們公司而言,通過淘寶旅行網購買機票時選擇了購買航空意外險的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會同時購買航空延誤險。這比去年年底剛推出時,接受度已經大幅提升。”邸子揚說,截至目前,該險種的出險率大概在20%左右,還是相對較高的。“我們推廣這塊業務一方面是為了給乘機旅客降低一點煩惱,一方面也是希望給航空公司提提醒,促進他們在服務這塊越做越好。”

                  另一位保險行業專業人士對此持相似觀點,航班延誤險必須以航班一段時期的精確正點率為基礎進行計算,考慮到對航空市場的影響和公司信譽,再加上“不可抗拒因素”較多,國內幾乎所有航空公司均對此諱莫如深。“在當前該險種不為公眾所熟知的情況下,應盡量提高保額,吸引更多的乘客購買,用價格杠桿‘倒逼’航空公司改進技術、提高安全運行水平,盡量提高航班正點率,實現良性循環。在未來,可以航班正點率為依據具體設定航班延誤險。”

                  “事實上,作為保險監管部門,我們更希望航空公司投保‘延誤責任險’。發生航班延誤后,由保險公司支付航空公司對乘客的部分或全部經濟補償。”保監會財產保險監管部產品處處長曹海菁就曾公開表示,延誤責任險還可以通過上調費率來約束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誤頻率。(每日商報 樓志文 潘莎莎)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